圣无忧·世路风波险

圣无忧·世路风波险

世路风波险,十年一别须臾。人生聚散长如此,相见且欢娱。

好酒能消光景,春风不染髭须。为公一醉花前倒,红袖莫来扶。

()

译文

人世的道路风波险恶,十年一别只是一瞬间的功夫。人生的聚与散就是这么的长,相见之时还是要及时娱乐。

好酒能消磨时间,忘却时间带给人的痛苦。胡子已白,春风再也不能将它染青了。为了公子喝醉了就往花前倒下,身边的歌妓,且莫来扶。

注释

圣无忧:词牌名。

须臾:片刻。

光景:时光,时间。

髭(zī)须:胡子。唇上曰髭,唇下为须。

红袖:女子红色的衣袖,代指美女。

圣无忧·世路风波险 创作背景

  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当时词人正知颍州,欧世英为词人乾德任上的旧交。此次他专程赴颍州拜访,欧阳修热情接待了他。出于慰友宽己,词人写了这首诗相赠。

  上片感叹世路艰险,聚散匆匆,劝友人且尽今日之欢。与友相逢作歌辞,首句即说“世路风波险”,可见词人在人生宦海中遭受到无数艰险磨难,备尝艰辛沧桑。世路艰险而十年的时光易失,仿佛顷刻须臾之间便过去了,更让词人倍感人生聚散无常,因此更应该加倍珍惜眼前与友人的相聚。“相见且欢娱”既是劝友人也是自劝。

  下片写相聚畅饮,愿为友人一醉,蕴含忧愤疏狂之意。“好酒”二句意为虽然春风不能将白发染黑,但好酒可以排遣不得意的时光。所以词人在词末言道,自己愿为好友花前一醉,即便醉了也不要让歌女来扶。

  词人直抒胸臆、狂放中含愤懑之意,疏放中有沉着之致。同时该词也已不同于五代、北宋的士大夫在词中所普遍表现出来的花间樽前的时代风尚,其中所透露出来的政治、人生的感慨,既表现了词人的旷达胸襟,同时也加重了这首词的感情分量。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宿云留暝色,细雨逼残春。芳树看红湿,垂杨亦翠颦。

高风吹燕翼,定水涨鱼鳞。渐恐年华改,桃源忆晋人。

()

亚父冢前秋草合,虞姬坟上暮云愁。

如何一片彭城月,只照张家燕子楼。

()

眼青禅帔赤,气岸出尘埃。霞外终须去,人间作么来。

崖香泉吐乳,坞燥烧□雷。他日终相觅,山门何处开。

()

卫河东岸浮丘高,竹舍云居隐凤毛。遂有文章惊董贾,岂无名誉驾刘曹。

秋天散步青山郭,春日催诗白兔豪。醉倚湛卢时一啸,长风万里破洪涛。

()

危磴上嶙峋,泉声静更闻。

雨添三尺水,僧卧半间云。

境胜诗难好,林深日易曛。

忘言观众妙,一缕起炉熏。

()

昆虫已是蛰藏时,猎骑纷纭绕翠微。勿谓火攻为下策,略同兵战寓危机。

仁心谁去网三面,杀气似环城四围。乾豆元来因报本,充庖岂但爱鲜肥。

()

百日开名宴,崇班列上公。马鸣金騕袅,冠耀玉玲珑。

合乐咸韶奏,群羞水陆丰。林林应述职,能继古人风。

()

八千里外归来客,不为探奇也打门。愿见已经过半世,相逢何幸在荒村。

只身湖海飘零久,百卷文章慷慨存。煨芋分尝坚后约,更须米汁沃灵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