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日。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
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白无故去感慨万千;
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
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银白,
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少年:年轻。
艾符:艾草和驱邪符。
榴:石榴花。
贤愚:圣贤,愚蠢。
垂名:名垂青史。
这是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年华易逝。选取特定的一个时间——端午节来说事,可见那时的端午节是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挂艾草、悬蒲剑、饮蒲酒,划龙舟...但作者年事已高,不能参与,感到很泄气。诗的品质不是很好,也难寻一两句醒目的佳句。
殷尧藩(780—855),浙江嘉兴人。唐朝诗人。唐元和九年(814)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高楼漠漠东风尘,花须落溪生绿云。
艳歌美酒消好春,千金难解青娥颦。
燕莺语言凤凰意,画空不成天似水。
潮红晕脸浓蛾低,门前采蘩春正迟。
高楼曲。宋代。赵崇嶓。 高楼漠漠东风尘,花须落溪生绿云。艳歌美酒消好春,千金难解青娥颦。燕莺语言凤凰意,画空不成天似水。潮红晕脸浓蛾低,门前采蘩春正迟。
公年五十融过二,北海尝云我亦然。同是投荒生还者,乞归差喜在公前。
高子益五十生日 其一。清代。郑孝胥。 公年五十融过二,北海尝云我亦然。同是投荒生还者,乞归差喜在公前。
若个芳年十日豪,空怜续命五丝劳。花心自许飘金埒,酒态那辞污锦袍。
炉兽烟浓香梦绕,烛龙光散泪痕高。凭将乐事当春色,青冢何人问薜涛。
无题五首 其五。明代。谢与思。 若个芳年十日豪,空怜续命五丝劳。花心自许飘金埒,酒态那辞污锦袍。炉兽烟浓香梦绕,烛龙光散泪痕高。凭将乐事当春色,青冢何人问薜涛。
石泉何清泠,中有九节蒲。蒲性本孤洁,不受滓秽污。
一移入城市,生意寄泥淤。翠叶日焦卷,不霜而自枯。
寄言守静者,勿涉奔竞途。
拟古十首 其五。宋代。张建。 石泉何清泠,中有九节蒲。蒲性本孤洁,不受滓秽污。一移入城市,生意寄泥淤。翠叶日焦卷,不霜而自枯。寄言守静者,勿涉奔竞途。
湖北弥年所,长沙费月余。
初为邵阳梦,又作桂林书。
老矣身安用,飘然计本疏。
管宁辽海上,何得便端居。
初至邵阳逢入桂林使作书问其地之安危。宋代。陈与义。 湖北弥年所,长沙费月余。初为邵阳梦,又作桂林书。老矣身安用,飘然计本疏。管宁辽海上,何得便端居。
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
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
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
先王礼有节,不可过於今。
莫作风入松,怀垅情未任。
一闻流水曲,归思在溪阴。
此焉吾所乐,目极送归禽。
若讷上人弹琴。宋代。梅尧臣。 祥哀已踰月,遇子弹鸣琴。安得不成声,子心异吾心。十日成笙歌,尼父非好音。先王礼有节,不可过於今。莫作风入松,怀垅情未任。一闻流水曲,归思在溪阴。此焉吾所乐,目极送归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