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

译文

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先照到了万花川谷,不是书斋没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

现在才是农历七月十三的夜晚,圆月已像白玉雕成的一样。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好的。

注释

好事近:词牌名。又名《钓船笛》,《张子野词》入“仙吕宫”。双调四十五字,前后片各两仄韵,以入声韵为宜。两结句皆上一、下四句法。连用多数仄声收脚而又杂有特殊句式组成的短调小令,常是显示拗峭挺劲的声情,适宜表达“孤标耸立”和激越不平的情调。

诚斋:杨万里书房的名字。

万花川谷:是离“诚斋”不远的一个花圃的名字。在吉水之东,作者居宅之上方。

修竹:长长的竹子。

奇绝:奇妙非常。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杨万里辞官归乡以后,词前小序点明词创作时间是“七月十三日夜”,地点是作者书房旁的“万花川谷”,全词的中心是“望月”。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开篇两句,明白如话,说皎洁的月光尚未照进他的书房,却照到了“万花山谷”。作者用“未到”和“先到”巧设悬念,引人遐想。读完这两句,人们自然地要问:既然“诚斋”与“万花川谷”相去不远,何以月光照到了“万花川谷”,作者的书房里不见月光呢?紧接着两句“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使悬念顿解,也说明了作者为什么要离开诚斋跑到万花川谷去赏月。原来,在他的书房前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遮蔽了月光。本句中的“隔”字与“修”字看似平平常常,实则耐人琢磨,有出神入化之妙。试想,竹子如果不是长得郁郁葱葱,修长挺拔,怎么会把月光“隔”断?寥寥十一字,既解开了“月未到诚斋”的疑窦,也说明了书房处于竹林深处,环境幽雅僻静。《宋史》记载,杨万里在任永州零陵县丞时,曾三次去拜访谪居永州的张浚不得见面,后来“……以书谈始相见,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这样,就可以想见杨万里名为“诚斋”的书房是费了一番心思,作了精心的设置和安排的。

  上片通过对照描写,用“未到”和“先到”点明,此时诚斋仍处在朦胧暗影之中,而“万花川谷”已是月光朗照。下片四句,便描写“万花川谷”的月色。“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两句中只有“如玉”二字写景,这两字用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碧空澄明、冰清玉洁的月夜景色。“才”字与“已”字相呼应,使人想到作者在“十三”的夜里欣赏到这样美妙的月景,有些喜出望外;也使人想到,尽管现在看到的月色象玉一般的晶莹光洁,令人陶醉,但“十三夜”毕竟不能算是欣赏月色的最佳时刻。那么,何时的月色最美呢?任人皆知,阴历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最圆,是观赏月光最好的日子。这样,词的结尾两句,也就很自然地推出一个新的境界:“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未是”二字压倒前句描写的美妙如玉,剔透晶莹的境界,推出一个“秋光奇绝”的新天地,指出即将来临的十五十六才是赏月的最佳时刻。尾二句笔墨看似平淡,却表现出一个不同凡响的艺术境界,说明作者对未来、对美有着强烈的憧憬和追求。

  杨万里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诚斋体”在当时也颇有影响。本词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新鲜,生活气息浓郁,说明他的词风一如他的诗风。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猜你喜欢

帘外新来双燕。珠阁琼楼穿遍。香径得泥归,飞蹙池塘波面。谁见。谁见。春晚昭阳宫殿。

()

一别从京洛,相逢向海邦。

倦游怜舌在,多病觉眉庞。

佳处随山屐,余生付酒缸。

新诗眩老眼,细读傍寒窗。

()

秋稼已登场,黄鸡俛而啄。縰縰拂毛羽,缕缕不厌数。

安栖谢樊笼,遗哺及雏㲉。时哉适所性,宛转如有觉。

高鸣或自振,耻此弄咿喔。主人重恩义,至死怀一握。

禄食尔不如,巢居愧群龊。

()

江南好,十里芰荷风。雪藕冰桃凉彻骨,珠兰茉莉沁酥胸。

竹簟睡朦胧。

()

閒庭腊月梅试花,花前酌酒君还家。与君本是同心友,此日如何别海涯。

轻裘遥念寒衣薄,黄金散尽呼卢博。不辞风雪掉头归,马蹄得得垂行橐。

此去高堂乐未央,一杯介寿称椒觞。怅余不共山阴棹,心在兰亭八柱旁。

()

朱楼彩舫,浮瓜沈李,报答风光有处。一年尊酒暂时同,别泪作、人间晓雨。

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騃女。

()

葱岭昆崙外,吕梁天地间。淜腾终赴海,咆吼欲颓山。

力转鱼龙窟,秋生虎豹关。平生历险阻,对此泪潸潸。

()

翠羽流苏帐,春眠曙不开。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

早向昭阳殿,君王中使催。

堂上青弦动,堂前绮席陈。齐歌卢女曲,双舞洛阳人。

倾国徒相看,宁知心所亲。

香气传空满,妆华影箔通。歌闻天仗外,舞出御楼中。

日暮归何处,花间长乐宫。

宫女还金屋,将眠复畏明。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

拂曙朝前殿,玉墀多珮声。

朝日照绮窗,佳人坐临镜。散黛恨犹轻,插钗嫌未正。

同心勿遽游,幸待春妆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