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赠王友道

临江仙·赠王友道

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瑶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

省可清言挥玉尘,真须保器全真。风流何似道家纯。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

()

译文

谁说“东阳”人都是瘦弱的呢?你眼睛凝眸如用漆点染似的炯炯有神。琼林般的仙境终究远离尘世。试看你披着鹤毛制作的斗篷,依然像谪到人间的神仙。

休要清谈,即使挥动那玉柄的麈尾拂尘;清谈伤真,要不伤真,必须保重身体,蓄养元气。风流韵事哪里比得上道家纯真?不应该像蜀客司马相如那样,过分贪爱卓文君。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名,为双调小令。

王友道:待考。疑为庐山道人。

东阳:原指沈东阳,即沈约。

鹤氅(chǎng):鹤毛制作的斗篷

谪(zhé)仙人:被贬谪到人间的神仙。李白《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没后对酒,怅然有怀,而作是诗。”

保器全真:保全身体和真气。

蜀客:指汉代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因他是蜀人,故称。《史记》载,司马相如到卓文君家做客,见卓文君貌美,以琴挑之,与卓文君私奔。

临江仙·赠王友道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四月。是年正月,东坡度岭到虔州,二月过吉安至彭蠡,四月与刘安世(器之)等同上庐山,晤山中王友道等道友,重游栖贤寺、开先寺,题激玉亭于柱石,作这词规劝道友以道修身。

  词的上片,描绘友人仙人般的容貌和超尘脱俗之气质。“谁道东阳都瘦损,凝然点漆精神”,以历史人物喻之。词人以发问的口气,认为不宜一概而论历史人物。“谁道”二字,排除了独见。随即暗示着:沈东阳式的词人只因求官而累瘦了身体,而王东阳式的友道不为求官身体并不瘦损,并且“点漆”如画,黑白反衬,凝然有神,风姿绰绰,宛如“神仙中人”。词人既赞美了友道的风华正茂之容貌,又宣传了民族传统的审美观。须知真善美与假恶丑是在比较中而存在着。“琼林终自隔风尘,试看披鹤氅,仍是谪仙人”,进一步赞颂友道高洁超尘的风姿。这里连用三典。王戎之典,喻示友道“风尘外物”,“琼林”般的“神姿”;王恭之典,喻示友道“披鹤氅裘”,洁如鹤羽的“真神仙人”之气质;李白之典,喻示友道从仙界贬到人间,成为尘世不可企及的道人。尤其李白一典,用得精当。以典赞美友道之情,恰到好处。“风尘外物”,一尘不染,与世无争,是中国道人的美德,也是词人欲求又不可得的处世经文。或许这就是“谁道东阳都瘦损”而引起词人忧虑的真实缘由。

  词的下片,警示友人保持真气,自爱自重,不要迷于美色。“省可清言挥玉鏖,直须保器全真”,全是魏晋士大夫关于老、庄守身思想的探讨。一派人是“清言”,并“挥玉麈”,自为清高荣光,风度翩翩,可谓“世界皆浊,唯我独清”;一派人是“省可清言”,“清言”伤“真”误事,可谓“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词人持后派之见,并以规劝道友休要清谈,不必“挥玉麈”,而要强健身体,保全真气,须知“真气”是道家思想之精髓。紧接着向友道提示:你是道人,“风流何似道家纯”。“风流”与“道家”水火不相容,“道在世外”。只因道家避世,超脱人生,知其不可为而安之若命的原因。道人守道,保持真气,天经地义,没有什么“风流”韵事比得上道家的纯真气节。“不应同蜀客,惟爱卓文君”,最后向道友发出警告。词人一方面怀着遗憾的口吻,惋惜家乡人司马相如因文君而亡身,另一方面以此为镜警告友道不要蹈司马之覆辙贪色而丧命。或许友道不是英雄,就是平民道徒也得要过好美人关。

  全词,运用了众多的史典,托出了词人于己于友以道治身的美好思想,道出了貌美身健与高洁脱俗、不为仕途所困扰的哲理关系。构思新奇,结构独特,语言中充满了道学色彩。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树劲春犹瘦,花寒暮更明。

平生岂无句,此外不须清。

()

忆昔丙辰还亲旁,恰恰先春社三日。

社日侍亲行交源,紫蕨儿拳森玉立。

是日天明风气柔,入自交源茗源出。

迤逦又复至前山,涉润还家日将没。

慈新意在营一丘,卷卷欲于近舍求。

不归议论悉未定,那知今作汪潭游。

汪潭去家正五里,百里来龙于此止。

龙止水亦止,清潭窈无底。

宝剑秋空横,秀峰春笋峙。

最爱丫角羊,艮木之印乡。

长生亥水来朝丙,千古长溪流不尽。

雍容冠佩紫薇垣,寿星更出丙丁间。

神游既安后昆福,赋此铭章绋实录。

()

洞天三十六,第九曰林屋。

神仙固难名,环怪存记录。

旷岁怀寻赏,兹辰幸临瞩。

驰神在真游,岂复惴深谷。

解袜纳芒履,燃松命光烛。

初行已伛偻,渐入但匍匐。

顾瞻避冲磕,浑淖没手足。

如此百馀步,始可立寓目。

或垂若钟簴,或植若旌纛。

有如案而平,有类几而曲。

镌刻非人工,晶莹粲黄玉。

遥知窍穴外,定有金庭籙。

凡肌不可往,叩击安敢黩。

鸾凤无消息,但见白蝙蝠。

却还望微明,既出犹喘促。

沾衣怜石髓,孰悔泥涂辱。

庶几达微慕,养生相吾福。

()

城南日半上,微步弄妖姿。含情动燕俗,顾景笑齐眉。

不忧桑叶尽,还意畏蚕饥。春风若有顾,惟愿落花迟。

()

榾柮烟消纸帐温,梅花雪影共黄昏。兴来我欲閒相访,分付奚童莫掩门。

()

梅窗生得宁馨儿,乳腹方离气已奇。傅就外居来岁事,学从小入去年时。

擅三元美家谁继,有二郎贤父自知。可是耄夫虚赞祝,向来功业是人为。

()

忆昨王师北渡江,山东豪杰已争降。

衔枚夜雪俄平蔡,斫树明书果死庞。

志士裹尸须马革,旧官祭灶熟羊腔。

老奸牖下终何幸,远愧睢阳庙食双。

()

高寒此际已侵衣,冉冉苍龙静四围。十里笋舆湍石瘦,几家樵屋艾蒿肥。

江云垂地连荒涨,山鸟依人步翠微。便欲移家秋讯急,川明雨暗乱斜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