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江南·兰烬落

梦江南·兰烬落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

译文

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

注释

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

驿:驿亭,古时公差或行人暂歇处。

译文

兰膏的灯花已经残落,屏风上的红蕉变得暗淡幽茫。闲来梦中又看到江南正是黄梅成熟的时光。夜晚的小船上吹着笛子,细雨儿正轻轻地作响,有人悄语在驿站小桥旁。

注释

①兰烬:烛火的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莫辨。

③梅熟日:指江南夏初黄梅时节,时阴雨连绵。

④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

⑤驿:馆驿。古代官吏住宿、换马之处。驿边有桥称驿桥。

  这是一首描写旅客思乡之作。先写旅邸的夜景,然后转入梦境,通过对梦中江南暮春夜景绘声绘色的描写,词人把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到具体的景物背后,诗情含而不露,情景交融。落笔之处,尽显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兰烬”,兰膏燃烧的余烬。起二句八字写夜深人静,室内昏暗,灯花已经残落,画屏上鲜红的美人蕉,在微弱的灯光下,颜色也已显得暗淡,这正是入睡的时刻。这是一个寂寞的夜晚,隐约地透出人的黯然心情,经过这一铺垫,下面便转入了梦境的描写。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后三句进入梦境,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梦中的江南,情调清朗,色彩明丽,梅子正熟,风景绝佳。恰在这时,夜雨轻飘,船泊泽国,笛声悠扬;人语驿桥,春水碧波。这里,有景,有情,有色彩,有声音,还有人,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难忘的夜晚!梦里梦外,都是夜景,但现实的夜如此凄清、冷寂,蕴涵着丝丝哀怨;而梦中江南的夜,却是那样欢乐、愉快、醉人。今昔对比,作者对江南故乡怀念的深情,隐约可见。

  全词从室内屏风上的人工画面、写到室外江南水乡真实的自然图景,由绘色(红蕉、黄梅)到绘声(吹笛、人语、夜雨潇潇),亦即从视觉到听觉,构思新奇,意境清幽,动静兼备。诗人把自己的情感全灌注在用景物描绘所铸成的形象画面之中,含有不尽之意,令人思索玩味。

皇甫松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馀》。 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猜你喜欢

循吏三年借寇君,宾筵春事一番新。中山自可销千日,河朔宁须泥十旬。

()

疾眼逢春四壁空,夜来山雪破东风。未知王母千年熟,

且共刘郎一笑同。已落又开横晚翠,似无如有带朝红。

僧虔蜡炬高三尺,莫惜连宵照露丛。

()

索索复索索,无凭却有凭。过溪遭恶雨,乞食得干菱。

只有山相伴,终无事可仍。如逢梅岭旦,向道只宁馨。

()

信上多人物,华宗谱最蕃。

遥遥忘世胄,仆仆傍谁门。

眼毒偏奇中,心灵每预言。

秃翁无阿堵,何以赠南辕。

()

村落寻花特地无,有花亦自只愁予,

不如卧听春山雨,一阵繁声一阵疏。

()

客向江南去,人言冀北空。

贾生前席念,严助荐贤衷。

画舫摇澄绿,飞车近软红。

旧游应未改,尺纸问归鸿。

()

楚客青绮裘,售我紫凤图。且言观祥瑞,与子悬座隅。

裴回感客意,因以致我辞。不能鸣朝阳,高翔碧梧枝。

惜哉五章备,乃向缣素施。我图已在褐,颠倒随天吴。

殷勤谢客去,玩目非所娱。

()

若有人兮山之阿,倒著接䍦影婆娑。茱萸满地秋风老,樽前一笑金巨罗。

人间为有黄花节,腊屐游山披薜萝。风流谁似高阳公,日暮归来骏马驮。

五柳头巾嗟独漉,白衣人至笑颜酡。从来佳节不饮酒,盛年一去等掷梭。

戏马彭城群公宴,呼鹰台前野鹰歌。独怜脱帽孟参军,高谈雄辩口悬河。

众中笑杀桓司马,丈夫空有髻峨峨。流风百年频回首,人事古今一刹那。

浮生百年岂易得,空怀千载意蹉跎。已觉韶光容易老,莫遣晚节等闲过。

花马城西黄山树,玉龙祠下白云窠。一年秋色山中好,更觉重阳秋色多。

有酒不醉奈秋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