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

译文

那年的今夜,我与师师姑娘初次相遇。屋内琉帘半卷,烛光朦胧;屋外,露花笼雾,凉风续续。她美丽的双颊,泛着微醉后的红润。抛开髻簪,披拂着秀发,紧偎在我的怀中,她挥泪唱起了新谱的歌曲。

谁知一别多年,久久不能实现当年约定的佳期,只有不尽的愁绪,隐隐约约地萦绕在心里。料想此刻此际,她一定唱罢了清越的歌,跳完了美妙的舞,又在对着寂寥的秋色嗟叹不已。画楼依旧,明月依旧,静静的秋夜依旧。只有清寒的月光照着两处相思,一种愁绪。

注释

一丛花:词牌名。双调七十八字,前后阕各七句,四平韵。

年时:宋时方言,犹“当年”或“那时”。

酒红滋:酒后脸上泛起红晕。

露华:秋夜露珠。凉飔(sī):凉风。

偎(wēi):挨贴。

参(cēn)差(cī):本指长短、高低不齐,这里指错过。

萦(yíng)丝:如丝萦绕,形容纠缠难解。

嗟(jiē)咨:慨叹,叹息。

画楼:雕饰华丽的楼房。

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五月,秦观被召至京师,开始了他长达四年的京都仕宦生活。在京都时,秦观常作狎邪游,与青楼女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被权贵者诋为“不检”,“薄于行”,就是指他常与妓女们往来。这首《一丛花》词就是秦观赠给汴京一位名叫师师的歌妓的。

  此词所写,是他在清秋月夜,在深情地怀念一位名叫“师师”的妓女。词之上阕,回忆当年与师师相见的情景。这是一个秋天的晚上,歌楼上灯红酒绿,湘帘半卷,华灯初上。师师她酒酣耳热,双颊显出阵阵红晕。渐渐到了深夜,白露初降,凉风吹拂着疏帘。娇羞怯怯的师师带着几分醉意,紧紧依偎着“词人”。她弹去泪珠,唱了一曲新词。此句点明了师师作为歌女的身份,同时表明词的内容十分哀怨,所以她在演唱时动了感情,流下了眼泪。

  词之下阕写别后相思。他们临别时本来约定再次相见。词人在《水龙吟》词中曾说:“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此处“佳期谁料久参差”,说的是同样意思。却不想一别多时,重逢难再,一怀愁绪,暗暗地萦绕心头。此时词人设想:师师她大概刚刚歌舞结束,正对着一庭秋色长吁短叹。“妙舞清歌”,再次点明师师的身份。一边是愁绪萦怀,一边是对月嗟咨,恰好写出两处相思。于是迸出结句:“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明月依旧,人分两地。明月似亦有知,此刻正以皎洁银光照着天各一方的恋人。望月怀人,是中国传统诗词常常写到的题材。唐诗中除杜甫《月夜》外,还有不少作者写过,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等等。宋词中也有多处写过,如范仲淹《御街行》:“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张先《江南柳》:“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秦观在《水龙吟》的歇拍中也已写道:“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此处不同的是以画楼作为陪衬,则人在楼中,月临楼上,景色如画。

  总之,这首词语工而入律,上阕写对方——歌妓师师;下阕写词人自己,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是相思。词之上阕营造了疏帘半卷,微灯闪烁,凉风轻拂,玉露初零的意境,让人感到温馨甜蜜。师师这个人物,也被写得有血有肉,富于感情。这一切都为下阕所写的相思张本。下阕着重抒情,而以“秋色”“画楼”“明月”等景语点缀其中,令人感到情寓景中,有语尽而情不尽的意味。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猜你喜欢

坐上羽觞釂,水际洧衣褰。适兹胜赏,风轻云薄有情天。不用船舷悲唱,真俯阑干小海,乐事可忘年。莫向歌珠里,却叹鬓霜鲜。
送朝潮,迎夕汐,思茫然。知他禊饮,此地过了几千千。既有相催春夏,自解转成今古,谁后更谁前。堪笑兴怀客,不似咏归川。

()

梵圣遗灵骨,洪缘福故都。

慈深云不断,法遍雨常俱。

使节开真槨,天香奉供炉。

拳拳依帝力,馀润冀昭苏。

()

篝镫穗寒。床书帙残。打窗一叶琤然。逗閒愁万千。

溪山责言。蘅兰厚颜。梦中羞渡桑乾。有秋前泪酸。

()

筹边将略镇诸蕃,甲帐风清战马闲。宴尔画楼春似海,玉人扶醉倚阑干。

()

灯舫华星,崖山碇口,官军围处。璧月辉圆,银花焰短,春事遽如许。

麟洲清浅,鳌山流播,愁似汨罗夜雨。还知道,良辰美景,当时邺下仙侣。

而今无奈,元正元夕,把似月朝十五。小庙看灯,团街转鼓,总似添恻楚。

传柑袖冷,吹藜漏尽,又见岁来岁去。空犹记,弓弯一句,似虞兮语。

()

新秧成段见连连,风弄轻柔雨后鲜。细出水如青缕线,平铺田似绿毛毡。

国贫民困忧无日,身远心存冀有年。试问维鱼谁入梦,牧童三五涧头眠。

()

不见竹间僧,但闻花外磬。敲槛出鱼游,巢檐知鸟性。

云蒸坐禅石,露湿行道径。夜寂一灯残,山月来破暝。

()

篱根金色小正时,醅垫风高与节期。

耿耿挑灯闻夜诵,匆匆刈穗饫晨炊。

闺娃犀蕊香盈把,朝士茱萸酒一卮。

盖世豪雄健天下,感秋应待羽觞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