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夏夜泊舟所见的景色,境界阔大,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作客他乡时的那种孤独寂寞,相当敏感,对身边的防范和感应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
“客舟系缆柳阴旁,湖影侵篷夜气凉”,诗人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在柳阴旁泊舟,只觉得湖光月影映照着船篷,带给人丝丝的凉意。这句写出了诗人在船篷中,却明显感觉到外面的湖影水气带给自己的凉意。后面两句说月光被摇碎,让人心酸不已。对于诗人来说,这月光或者代表着他的理想,或者思念。这让人想到第一句里的“柳”。柳所代表的意象,别离居多,也许诗人正在面对一场别离,这让诗人觉得怅然若失。月亮碎了,只剩下藕花的香味。
夏夜中的凉爽是令人感到舒服的,这时诗人走出船篷来“寻凉”了:“万顷波光摇月碎,一天风露藕花香”,诗人见到的是万顷湖面上水波动荡,摇碎了月影,粼粼的波光清寒侵人。闻到的是阵阵荷花的香气传来;感到的是微风拂面,夜露湿润。短短两句诗写出了三种感觉,相互作用,“月光”、“风露”、“荷香”,都是使人心生凉意的事物,放在一起,营造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怕的“清凉世界”。“万顷”、“一天”对仗工整,境界空旷悠远。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晓坐前荣噏日华,扣门欣见瑞香花。即移双树依丹桂,何异三珠在绛霞。
琼蕊遇寒添旖旎,翠蕤随照肯欹斜。蔫然笑对冰霜里,先得春阳向海涯。
梁思伯送瑞香花二株赋此答之。明代。黄佐。 晓坐前荣噏日华,扣门欣见瑞香花。即移双树依丹桂,何异三珠在绛霞。琼蕊遇寒添旖旎,翠蕤随照肯欹斜。蔫然笑对冰霜里,先得春阳向海涯。
银箭金壶清漏长,锦云百队红鸳鸯。春风侍宴苏台畔,歌吹连宵声不断。
盘中绛蜡光玲珑,玉缸霞液玻璃钟。吴王醉拥西施卧,灵岩山头月将堕。
吴宫词二首 其一。明代。沈愚。 银箭金壶清漏长,锦云百队红鸳鸯。春风侍宴苏台畔,歌吹连宵声不断。盘中绛蜡光玲珑,玉缸霞液玻璃钟。吴王醉拥西施卧,灵岩山头月将堕。
曾向槐庭憩荫过,山房遗稿我亲摩。衣冠前辈丰神俊,苜蓿生涯感慨多。
星斗罗胸才独擅,文章呕血劫难磨。披图不尽景行意,一瓣心香寓短歌。
题乡前辈王简卿广文书帷雪影遗照。清代。张洵佳。 曾向槐庭憩荫过,山房遗稿我亲摩。衣冠前辈丰神俊,苜蓿生涯感慨多。星斗罗胸才独擅,文章呕血劫难磨。披图不尽景行意,一瓣心香寓短歌。
百顷风潭上,千重夏木清。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其二。唐代。杜甫。 百顷风潭上,千重夏木清。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一言一顾重,重何如。今日陪游清洛苑,昔年别入承明庐。
一东一西别,别何如。终期大冶再熔炼,愿托扶摇翔碧虚。
两如何诗谢裴令公赠别二首。唐代。刘禹锡。 一言一顾重,重何如。今日陪游清洛苑,昔年别入承明庐。一东一西别,别何如。终期大冶再熔炼,愿托扶摇翔碧虚。
大妇双绮襦,中妇红罗裾。小妇服翡翠,理曲调笙竽。
良人幸安坐,美酒倾玉壶。
三妇艳歌 其一。宋代。曹勋。 大妇双绮襦,中妇红罗裾。小妇服翡翠,理曲调笙竽。良人幸安坐,美酒倾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