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柴门紧闭长满一院子青苔,
只有那蝴蝶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蜜蜂两腿上的花粉团大的如蚕茧,
大概是前面山上春花又盛开。
①偶成:偶然成咏。
②闭绿苔:诗人所居倚松庵院内已长出绿苔。
③双飞:成双成对飞来。
④两股:一作“两脾”,二者同,指密封储存花粉的地方。
诗人本是读书士子,曾投在曾布门下,后因与曾布议论不合,于是出家为僧,居邓州香岩山,过着闲云野鹤式的生活。其所居住环境幽僻,生活中心境恬适,其所居室为老松环绕,名倚松庵。诗人本无意作诗,客观景物闯入眼帘,挑动诗情,遂脱口成篇。
该诗描绘了一个幽僻美丽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独特境界。前两句写庵中之景。老松环绕着茅庵,松荫之下的短墙上有一扇柴门。这扇门是经常闭着的,锁着一院绿苔。庵中没有人来,却有五色斑斓的蝴蝶成双结队地飞舞着。清幽僻寂,无人骚扰,僧人幽居的环境和安谧的生活气息,活现纸上。
后两句从蜜蜂腿上的花粉推测前山的花已盛开。蜜蜂两股上拖着重重的花粉团飞来了,想来是前山的花已经开放了。花开之处只在前山,并不算远,庵中主人却不知道,还要从推断中得知前山花开遍野的盛景。可见主人是好静不好动的。庵中不只他人少来,主人行迹也是很少的。难怪青苔满庭了。这就也回应了首句。
该诗首句幽僻静寂,二三句充满自然生机,到第四句又是繁花似锦的世界。诗人在尺幅之间,步步扩展升华,静与动相交织,清幽的环境与烂漫的山花相映衬,静寂的生活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相搭配,向人们展示了耐人寻味的美学境界。
月楼风殿静沉沉,披拂霜华访道林。鸟在寒枝栖影动,
人依古堞坐禅深。明时尚阻青云步,半夜犹追白石吟。
自是海边鸥伴侣,不劳金偈更降心。
寒夜同袭美访北禅院寂上人。唐代。陆龟蒙。 月楼风殿静沉沉,披拂霜华访道林。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明时尚阻青云步,半夜犹追白石吟。自是海边鸥伴侣,不劳金偈更降心。
辱遇本非因绍介,登门不谓便无期。倾心问及言犹在,投贽书成事已悲。
作镇方甘建邺水,惜贤尤在中兴时。伤心无复咨疑事,还似当年徐孺碑。
挽张全真诗二首 其一。宋代。张嵲。 辱遇本非因绍介,登门不谓便无期。倾心问及言犹在,投贽书成事已悲。作镇方甘建邺水,惜贤尤在中兴时。伤心无复咨疑事,还似当年徐孺碑。
此生竟体有芳兰,分袖仍馀一握寒。长夏岂堪清昼寂,今年犹觉别时难。
山头日出城中语,渡口人喧阁上看。觅得蠡湖波上句,缄情应与寄琅玕。
临歧赠端任。清代。王浩。 此生竟体有芳兰,分袖仍馀一握寒。长夏岂堪清昼寂,今年犹觉别时难。山头日出城中语,渡口人喧阁上看。觅得蠡湖波上句,缄情应与寄琅玕。
俯循常调到行都,薄宦犹烦五荐书。久历男邦虽不较,更临郡县待何如。
春风吹鬓秦淮老,夏日移家越岭居。且以酒浇君磊块,相逢谁道故人疏。
文叔赴部班引复回建康。宋代。韩淲。 俯循常调到行都,薄宦犹烦五荐书。久历男邦虽不较,更临郡县待何如。春风吹鬓秦淮老,夏日移家越岭居。且以酒浇君磊块,相逢谁道故人疏。
一尊高馆暮,下榻意偏勤。旅兴穷燕雪,归装促岱云。
箫传双凤吹,剑合二龙文。何限赓酬事,无令洛下闻。
期曹能始登岱二首 其一。明代。胡应麟。 一尊高馆暮,下榻意偏勤。旅兴穷燕雪,归装促岱云。箫传双凤吹,剑合二龙文。何限赓酬事,无令洛下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