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中分治罢,山水别来初。
诗景多留石,船痕半载书。
野程江树远,公宴郡楼虚。
看塞严徐召,清风满直庐。
送越倅杨屯田赴阙。宋代。林逋。 越中分治罢,山水别来初。诗景多留石,船痕半载书。野程江树远,公宴郡楼虚。看塞严徐召,清风满直庐。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南园经岁别,秋到一徘徊。野水随潮涨,孤花背客开。
乍欣残暑退,刚被夕阳催。旧侣都星散,萧然独往来。
南园。清代。赵怀玉。 南园经岁别,秋到一徘徊。野水随潮涨,孤花背客开。乍欣残暑退,刚被夕阳催。旧侣都星散,萧然独往来。
何处采菱归暮。隔宵烟、菱歌轻举。白苹风起月华寒,影朦胧、半和梅雨。脉脉相逢心似许。扶兰棹、黯然凝伫。遥指前村,隐隐烟树,含情背人归去。
夜行船。宋代。孙浩然。 何处采菱归暮。隔宵烟、菱歌轻举。白苹风起月华寒,影朦胧、半和梅雨。脉脉相逢心似许。扶兰棹、黯然凝伫。遥指前村,隐隐烟树,含情背人归去。
此夕真堪惜,相催又一年。烧灯聊共坐,酌酒向谁先。
爆竹声传急,梅花影对偏。诘朝拜正旦,举手赞尧天。
丁亥除夕。明代。陈洪谟。 此夕真堪惜,相催又一年。烧灯聊共坐,酌酒向谁先。爆竹声传急,梅花影对偏。诘朝拜正旦,举手赞尧天。
独坐看新月,长吟忆故人。婵娟同此夜,离别又经春。
白发催人老,青山入梦频。无由一相见,顾影倍伤神。
忆上海令黄子律。元代。邓雅。 独坐看新月,长吟忆故人。婵娟同此夜,离别又经春。白发催人老,青山入梦频。无由一相见,顾影倍伤神。
谓东坡、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向西湖两处、秋波一种,飞霭澄辉。又拥竹西歌吹,僧老木兰非。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机。
应倚平山栏槛,是醉翁饮处。江雨霏霏。送孤鸿相接,今古眼中稀。念平生、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登临事,更何须惜,吹帽淋衣。
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宋代。晁补之。 谓东坡、未老赋归来,天未遣公归。向西湖两处、秋波一种,飞霭澄辉。又拥竹西歌吹,僧老木兰非。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机。应倚平山栏槛,是醉翁饮处。江雨霏霏。送孤鸿相接,今古眼中稀。念平生、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登临事,更何须惜,吹帽淋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