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
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青玉案·吊古。清代。徐灿。 伤心误到芜城路,携血泪,无挥处。半月模糊霜几树。紫箫低远,翠翘明灭,隐隐羊车度。鲸波碧浸横江锁,故垒萧萧芦荻浦。烟水不知人事错。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莲花步。
“吊古”是古典文学中的常见题材,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几乎又没有纯粹的“吊古”。绝大多数吊古的文字都是“借力打力”,真实目的在于“伤今”。徐灿身际乱世,这首《青玉案》中“伤今”之意尤其明显,其中的“芜城”、“伤心”、“血泪”、“人事错”等字样饱蕴沧桑。这首词应注意两点:第一,词中的“芜城”指扬州,有鲍照传世名篇《芜城赋》可以为证。从“羊车”典故(《晋书·后妃上》:“(晋武帝)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横江锁”典故(晋武帝时,王濬水军东下平吴,吴人在西塞山横江装设铁锁阻挡船舰)及化用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意来看,主要又凭吊金陵。扬州为长江天堑之门户,史可法守城失败后,发生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屠城事件,而南京又为明初都城和为南明弘光政权首都,在明清之际是牵动人心的两处“要穴”。所以,徐灿的“吊古”就格外具有着“当下性”,从而引起知识群体血泪交迸的同感,自然也就“为世传诵”(张德瀛《词徵》)。
第二,单只题材选择的得当尚不足以令这首词成为一首名作,其成功的奥秘还在于作者交织多种意象、笔法,构建出绮丽而沉郁、细腻而大气的多元审美境界。简单说来,词上片以婉约伤感为主,而“芜城”、“半月模糊”等意象又颇沉挚开阔;下片铸语沉雄,情致悲郁,“烟月”、“莲花步”之点染又见出细腻深邃的历史情怀,因而别具一种撼人的力度。倪一擎《续名媛词话》评价此词“跌宕沉雄”、“不似绣箔中人语”也应该是着眼于此的。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相逢各相慰,对酒复凄然。试订重来日,那堪更廿年。
我终耽寂寞,君且任飞骞。但使存吾道,行藏总在天。
戴亨融少参以听调北上过访慰别 其二。明代。安希范。 相逢各相慰,对酒复凄然。试订重来日,那堪更廿年。我终耽寂寞,君且任飞骞。但使存吾道,行藏总在天。
春风吹早,乍搓酥滴粉,清瘦难支。槛外梨云,分明缟夜同伊。
天然雪儿标格,看一笑压倒红儿,休怜薄命,妆罢朝天,淡扫蛾眉。
记清明坟草离离。有缟袂婵娟,泪溅花枝。色相全空,嫌他夕照烘时。
谁遣素心人去,相送处,流水东西。玄都观里,前度刘郎,霜鬓成丝。
十月桃 白桃花。近代。邓潜。 春风吹早,乍搓酥滴粉,清瘦难支。槛外梨云,分明缟夜同伊。天然雪儿标格,看一笑压倒红儿,休怜薄命,妆罢朝天,淡扫蛾眉。记清明坟草离离。有缟袂婵娟,泪溅花枝。色相全空,嫌他夕照烘时。谁遣素心人去,相送处,流水东西。玄都观里,前度刘郎,霜鬓成丝。
高郎八岁失其母,每一言之泪如雨。忽然有信自北来,知道慈亲在临汝。
艰难一别四十年,惊喜失声浑欲舞。水行有舟陆有车,襆被即行身欲羽。
遥想团栾再拜时,膝下抱持喧笑语。人生天地谁无母,此别真如隔今古。
焉知孝感动神明,万里言归复相睹。吴兴山水清且远,指日安舆还乐土。
我当理舟楫迎汝,买红缠酒刲肥羜。斑衣喜色映庭萱,白发从教老农圃。
送高郎仲德往汝州迎母。元代。赵孟頫。 高郎八岁失其母,每一言之泪如雨。忽然有信自北来,知道慈亲在临汝。艰难一别四十年,惊喜失声浑欲舞。水行有舟陆有车,襆被即行身欲羽。遥想团栾再拜时,膝下抱持喧笑语。人生天地谁无母,此别真如隔今古。焉知孝感动神明,万里言归复相睹。吴兴山水清且远,指日安舆还乐土。我当理舟楫迎汝,买红缠酒刲肥羜。斑衣喜色映庭萱,白发从教老农圃。
浮世今何事,空门此谛真。死生俱是梦,哀乐讵关身。
远草光连水,春篁色离尘。当从庾中庶,诗客更何人。
春日游慈恩寺寄畅当。唐代。耿湋。 浮世今何事,空门此谛真。死生俱是梦,哀乐讵关身。远草光连水,春篁色离尘。当从庾中庶,诗客更何人。
盈盈一碧海天宽,百折牂牁路不难。尘阁故交玄是草,班行犹羡鹭为官。
黄花酒泛霜林净,朱鹤琴横雪夜寒。多少疮痍待侧席,未应长啸问渔竿。
次梁延复韵寄答。明代。郑佐。 盈盈一碧海天宽,百折牂牁路不难。尘阁故交玄是草,班行犹羡鹭为官。黄花酒泛霜林净,朱鹤琴横雪夜寒。多少疮痍待侧席,未应长啸问渔竿。
人皆知雪形,子独知雪声。雪形知洁白,雪声知轻清。
人皆知形声,我独知性情。形声得其似,性情契元精。
何以为元精,阴阳无定名。既已无定名,我诗何足徵。
题听雪。明代。湛若水。 人皆知雪形,子独知雪声。雪形知洁白,雪声知轻清。人皆知形声,我独知性情。形声得其似,性情契元精。何以为元精,阴阳无定名。既已无定名,我诗何足徵。
绛蜡高烧,银屏倦倚。沉香火暖翠帘低,樽前冷落藏阄戏。人未回,何处寻
梅?风雪画桥西。
【双调】春闺怨 绛蜡高烧,。。未知作者。 绛蜡高烧,银屏倦倚。沉香火暖翠帘低,樽前冷落藏阄戏。人未回,何处寻梅?风雪画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