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
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
凭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唐代。韦庄。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静中生。凭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举目远眺,万里晴空下的渭南平原像一幅展开的画图,盘豆驿地处桃林塞与蒲城之间。
白鹭鸟站立在水边,太阳已经落山了,高原上农民还趁着余晖忙着耕地。
南去的飞雁消失在遥远的天边,一片孤云在山间悠闲地升起。
我在驿馆后轩整天依窗眺望,眼前的山山水水充满诗情画意。
盘豆驿(yì):古驿站,原址在陕西省渭南。
极目:远望。
桃塞:桃林古塞,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以东、至河南省灵宝之间。
原上:高地。
落照:夕阳。
凭轩:依着窗子。
尽日:整天。
楚水吴山:泛指大江南北的名山胜水,这里指盘豆驿一带的山水。
这首诗写于韦庄辞别越中亲眷入蜀之时路过盘豆驿的途中。诗人看到滩头原上而及天际孤云的景象,不免产生了无限的孤寂、落魄情怀与漂泊无依的伤感,使他怀念起家乡以及江南的亲戚旧友,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诗人通过描写清丽宏阔的景色,心中产生无限感慨,想起了漂泊生活的艰辛,表达出对家乡亲人的眷念之情。
第一、二两句先诗人从总体上描写盘豆城。“极目晴川”,中原的天空晴明,地面平旷,看不透,望不尽,就如展开一架巨大的画屏似的,跟诗人久住大江南北所习见的“楚水吴山”形成强烈的反差。因此,先写出这深刻印象。然后再交代出地理方位:“地从桃塞接蒲城”。盘豆城就处在河南陕西之间,东接中州,西通关中大道。“从”“棒”交代了诗人自东而西的行踪,可见诗人的行色匆匆。
第三、四两句描写诗人在水馆后轩所看到的景象。诗人小憩于官驿里的水馆后轩,开窗远眺,首先扑人眼帘的是“滩头鹭占清波立”。原来这水馆的水另有源头,那里卓立着顾影的白鹭。一个“占”字。写出白鹭的形单影只,也道出了诗人自己的孤独感。而“原上人侵落照耕”,则状写平川与人们的农事,他们仍在辛勤地耕作,直至融入如火的晚霞。这两句都从平视角度写,上句写的是静态,用冷色调;下句写动态,用暖色调,相映成趣,写出了中原夏末秋初的清新气息,还隐隐透露出诗人异样的惊喜之情,晴川之上也有像江南一样的明丽景色。
第五、六两句描写诗人在晴川所见以及流露出的感情。这两句诗人侧重于一个“晴”字,诗人改用仰视角度写晴空所见“去雁数行天际没”,从有到无,虽有雁南飞而不能传书,可见诗人内心的惆怅;“孤云一点净中生”,从无到有,虽是写景,也象征着诗人的孤寂,一种飘泊流离的感伤油然而生。
第七、八两句则写出诗人的心绪。诗人靠在后轩窗棂上凝望晴川的景色,竟至长时间不肯回过头来,是因为这里的清波落照与“楚水吴山”有相类之处,韦庄曾客游江南十年,弟妹散居越中诸郡,晴川这种明净之美触发诗人对越中亲故的怀念。“无限情”三个字压尾,余音袅袅,给人留下不尽的遐思。
这首诗由“极目”起,至“凭轩”终,通篇无一字直言“愁思“,结尾诗人指望着“楚水吴山无限情”,然而“尽日不回首”的身影始终笼罩着画面,“去雁”、“孤云“所带出的莫名惆怅和难言忧虑,增强深化了诗的主题,更有表现力。
游船平浅泛槎䒀,隔一牛鸣路转纡。消得桑蓬残习否?中流容与数鸥凫。
西湖杂诗 其二。清代。沈曾植。 游船平浅泛槎䒀,隔一牛鸣路转纡。消得桑蓬残习否?中流容与数鸥凫。
王门嘉礼恨人观,况是新承置醴欢。
花烛喧阗丞相府,星辰摇动远游冠。
歌声暂阕闻宫漏,云影初开见露盘。
帝里佳期频赋颂,长留故事在金銮。
观吉王花烛。唐代。徐铉。 王门嘉礼恨人观,况是新承置醴欢。花烛喧阗丞相府,星辰摇动远游冠。歌声暂阕闻宫漏,云影初开见露盘。帝里佳期频赋颂,长留故事在金銮。
抚剑坐中夜,长吟思一弹。弹之有馀音,激烈摧心肝。
出处分以然,中道敢不安。但恐春华衰,白日凋朱颜。
伊余羽翼微,宜栖枳棘间。清樾苟自适,谁能事鹏抟。
那因遇知己,刷羽排鹓鸾。云霄一翱翔,九万期风端。
昔侣丹穴雏,志薄金琅玕。今如涸辙鲋,鬐鬣空摧残。
有沬不自濡,焉能禦所患。淮山饶桂枝,楚泽有芳兰。
欲去恋明主,引领徒悲叹。故人把天瓢,岂惮一滴艰。
愿因终号呼,庶以脱险艰。毋令东溟使,仰候西江澜。
投胡学士。宋代。王称。 抚剑坐中夜,长吟思一弹。弹之有馀音,激烈摧心肝。出处分以然,中道敢不安。但恐春华衰,白日凋朱颜。伊余羽翼微,宜栖枳棘间。清樾苟自适,谁能事鹏抟。那因遇知己,刷羽排鹓鸾。云霄一翱翔,九万期风端。昔侣丹穴雏,志薄金琅玕。今如涸辙鲋,鬐鬣空摧残。有沬不自濡,焉能禦所患。淮山饶桂枝,楚泽有芳兰。欲去恋明主,引领徒悲叹。故人把天瓢,岂惮一滴艰。愿因终号呼,庶以脱险艰。毋令东溟使,仰候西江澜。
日南分赋牡丹频,似谱丹青更写真。今日同君花底醉,隔纱愁杀李夫人。
春日载酒同诸子过友人赏牡丹四首 其三。明代。何吾驺。 日南分赋牡丹频,似谱丹青更写真。今日同君花底醉,隔纱愁杀李夫人。
钱老骀荡人,游迹满万里。此幅自题滇南作,三尺剡藤赠黄子。
黄子亦是江南人,归梦迢迢逐江水。如皋江村有故居,游钓敢忘林壑美。
梧桐百尺天冥冥,秋烟在树月在棂。古槐浓绿净于拭,芭蕉叶大风翻屏。
出门看流水,坐石濯足清。泠泠孤琴偶一弄,时有沙鸟飞来听。
人生得此亦自足,何必局促奔走罗膻腥。钱老写此岂无意,倦游白发伤伶俜。
呜呼松壶古狂士,画意萧然谢尘滓。正从精密得微澹,艺成非儒亦非技。
江山万里盘心胸,能事不数文五峰。江关倦后家山好,何日能还独客踪。
题钱松壶画。清代。李龄寿。 钱老骀荡人,游迹满万里。此幅自题滇南作,三尺剡藤赠黄子。黄子亦是江南人,归梦迢迢逐江水。如皋江村有故居,游钓敢忘林壑美。梧桐百尺天冥冥,秋烟在树月在棂。古槐浓绿净于拭,芭蕉叶大风翻屏。出门看流水,坐石濯足清。泠泠孤琴偶一弄,时有沙鸟飞来听。人生得此亦自足,何必局促奔走罗膻腥。钱老写此岂无意,倦游白发伤伶俜。呜呼松壶古狂士,画意萧然谢尘滓。正从精密得微澹,艺成非儒亦非技。江山万里盘心胸,能事不数文五峰。江关倦后家山好,何日能还独客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