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雕栏通:阑)

()

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了:了结,完结。

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创作背景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近三年。太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猜你喜欢

拾遗诗视孔子道,豫章配孟颜后山。

自馀众作等别派,彪虥貍豹虎一斑。

我修直笔公万世,议论不到甘謿讪。

中间杜老饶寒饿,阵也绝荤典尚可。

天公雠施略相当,一字而贫更怜我。

去年臞庵太荒凉,斧中得鱼雷隐休。

了知诗崇力排摈,谁言锢疾蟠膏肓。

刘郎食饱嗜昌歜,又一过目思手揽。

编诗更著顾痴笔,字字可丹藏石(左石右感)。

知君疗病我益病。心手相忘还展咏。

百年长病可得辞,两翁落唾皆可敬。

忽云身后无知音,此诗百变无邪心。

候虫时乌足感耳,我思正在南风琴。

谁能首涂追四始,以经夹毂骚驾轨。

意所不快鞭曹刘,此时拍汝一寸棰。

长安市上逢联璧,人持一箭与我直。

请君了却三万轴,再见坐多休下客。

()

四时互相竭,两曜无停轴。夏炎方满盈,秋气忽已肃。

空闺有佳人,十载常独宿。中心岂不贞,处闇谁见烛。

愿为明月珠,流光照君屋。

()

佳政曾闻儗岘山,名邦佐治笑谈间。官衔旧侍金銮殿,人物今联玉笋班。

汴水放船冰已泮,隋堤送别柳初攀。百寮祖帐东门盛,冠盖朝天望早还。

()

正色吁为间色侵,凄风絺綌自悲吟。

酌中循理聊区处,底事先贤共此心。

人伦万变若轮云,一片天心久负人。

但把缘衣篇细看,末章意思蔼如春。

()

老柘西偏屋。冷却丛花寻竹。东华香土梦、镇相逐。

并马旗亭,长认青帘矗。忽听歌金缕,嘶骑河桥,夕阳鞭影促。

江县雷塘曲。最好雨晴山腹。琴边两鹤舞、煮茶熟。

木懈庭閒见,印面文生绿。未妨吟饮兴,问小谱翻时,可忆铜街人独。

()

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帆影缘巴字,钟声出汉州。

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愁。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

()

黄鹤矶头风雨秋,中原一望使人愁。东江风雨一斗酒,大地山河百尺楼。

群臣谁决和戎议,九庙犹衔误国羞。慷慨鲁连宁入海,凄凉王粲重登楼。

荒冈四尺先生墓,再拜酬之双玉舟。

()

寄居江岛边,闲咏见秋残。草白牛羊瘦,风高猿鸟寒。
检方医故疾,挑荠备中餐。时复停书卷,鉏莎种木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