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曲

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

译文

我真悔恨嫁做瞿塘商人妇,

他天天把相会的佳期耽误。

早知潮水的涨落这么守信,

还不如嫁一个弄潮的丈夫。

注释

江南曲:古代歌曲名。 乐府《相和歌》曲名。这是一首拟乐府,写得很有民歌色彩。

瞿塘贾:在长江上游一带作买卖的商人。瞿塘:指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贾:商人。

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潮有信:潮水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叫“潮信”。

弄潮儿:潮水涨时戏水的人,或指潮水来时,乘船入江的人。

江南曲 创作背景

  唐代出现了大量以闺怨为题材的诗作,这些是做主要有两大内容:一类是思征夫,另一类是怨商人。李益的这首《江南曲》就属于此类闺怨诗。

  这首诗吸取了乐府民歌的长处,语言明白如话,却又耐人寻味。诗歌以白描的手法叙述了一位商人妇的心声。诗歌前两句以平实见长,后两句则想落天外,出语惊人:“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夫婿无信,而潮水有信,早知如此,应当嫁给弄潮之人。“弄潮儿”至少会随着有信的潮水按时到来,不至于“朝朝误妾期”啊!这是思妇在万般无奈中生发出来的奇想。“早知”二字写出她幽怨的深长,不由得自伤身世,悔不当初。“嫁与弄潮儿”,既是痴语,也是苦语,写出了思妇怨怅之极的心理状态,虽然是想入非非,却是发乎至情。

  这首诗运笔自然,但内在的逻辑很严密。思妇由夫婿“朝朝”失信,而想到潮水“朝朝”有信,进而生发出所嫁非人的悔恨,细腻地展示了由盼生怨、由怨生悔的内心矛盾。全诗感情真率,具有浓郁的民歌气息。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爱此幽人居,春风满庭户。指点辛夷花,忘却来时路。

()

羣分未辨。

类聚兹式。

天睠休明。

且求至德。

御繁实简。

制动惟默。

官府百王。

衣裳万国。

()

风静潮痕减,江空夕照多。

星星波上艇,隐隐岸边莎。

()

同僚送我枫庭驿,共酌临分酒一杯。我念泉人仍惜别,此身虽去首频回。

()

人与西湖两别离,经年不见思蕴结。忽来湖滨晤故人,杭州胡高通州薛。

放棹湖心薄暮天,湖光人影杂明灭。陡起湖风湖水高,吹皱波纹漾细密。

涌出云峰无数青,千朵叠成石凹凸。指是新祠祀蒋公,孤山如幕天然设。

图画战功摩峭厓,四壁英姿动毫发。白苏政绩寄烟鬟,韩岳精神摇岩穴。

纵使湖泉冷若斯,难抹烈士热心血。我爱古人不薄今,柏堂竹阁齐峻洁。

煮茗一瓯酒一樽,徜徉其间情怡悦。隔岸南屏报晚钟,声声烟际何清越。

酒阑犹欣酒未阑,饮寻文字迎纤月。薛家老凤主风骚,夜话高斋席珍列。

入林出山心澄源,说经讲艺指绕铁。相与印證湖上游,人去人来妙出没。

偶然小聚亦神仙,快偿此愿深饥渴。

()

密篁匝地迥,高树带云齐。华斿双道卷,黼帐四围低。

丹岩游锦凤,云外叫天鸡。芳菲共珍惜,流莺绿树啼。

()

记澄湖抱练,画舫参差,闹花时节。油壁鸣堤,有障萦屏列。燕草香融,鸦条香浅,似渭城烟雪。急管斜阳,衙娘葱蒨;带围寒怯。
苏小间情,绿杨如织,阑槛东好山千叠。料得如今,也翠销红歇。何限繁华,春来都付与,数声啼鴂。谩怆羁魂,扁舟买醉,谢公明月。

()

彤云黯淡酿天寒,却向江头理钓船。

雪打蓬窗眠不着,声声时送到吟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