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
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八归·秋江带雨。宋代。史达祖。 秋江带雨,寒沙萦水,人瞰画阁愁独。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冷眼尽归图画上,认隔岸、微茫云屋。想半属、渔市樵村,欲暮竞然竹。须信风流未老,凭持酒、慰此凄凉心目。一鞭南陌,几篙官渡,赖有歌眉舒绿。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秋日江流挟带着秋雨,寒冷的沙滩萦绕着水湾,我独自一人登上画阁俯瞰。令人感到愁痛孤独。烟雨迷漾,披蓑撒网的声响,惊动了我的诗兴,却又被飞去的乱鸥,搅得我佳句难续。冷眼尽望,汇入一幅图画之中,隔岸相望,对岸有隐约如云的房屋。我猜想它多半是渔市樵村,在黄昏暮色里竞相燃起了枯竹,升起袅袅炊烟。
自信我风流尚未衰老,就靠持杯饮酒,抚慰我触目惊心的悲凉凄苦。从南陌一声鞭响,经过了几座津渡,幸亏赖有歌女开怀,使我眉展心舒。仅向远方匆匆眺望,已觉得忧愁挂上高树。我实在难以忍受故人远隔天边的事实,望断江淮的群山,不仅看不见她,就连一只传信的大雁也杳无踪迹。
瞰(kàn):俯视。
烟蓑:捕鱼人。烟雨迷茫中身披蓑衣,指渔父。
散响:指渔父撒网入水发出的响声。
乱鸥:群鸥乱飞。
隔岸:对岸。
云屋:苍黑若云之状。
欲暮: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营,晓汲清湘然楚竹。”然,同“燃”。
然竹:烧竹。然,同“燃”。柳宗元《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然楚竹。”
凭持尊酒:凭此酒杯饮酒。
歌眉:指歌歌女之眉。
舒绿:舒展愁眉,古人以黛绿画眉,绿即指眉。
乔乡:此处指故乡。
淮山:指扬州附近之山。
无雁足:古代传说,雁足可以传书,无雁足即谓无书信。
本词写作者观秋景而感怀,思念故人的苦愁之情。上片写“画阁愁独”,秋江、寒沙、隔岸、云屋,皆为远景,令人郁塞的胸怀顿开;“烟蓑”、“乱鸥”远俗之物,“渔市”、“樵村”,遁世之处,故有下片“须信”六句,词人何等放达,但自“只匆匆”二句起,文情逆转,却自然、通脱。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一生未中第,早年任过幕僚。韩侂胄当国时,他是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韩败,史牵连受黥刑,死于贫困中。史达祖的词以咏物为长,其中不乏身世之感。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沉痛的家国之感。今传有《梅溪词》。存词112首。
倚阑一览兴无边,好举尊前药玉舡。
一水云昏失罗带,万松风偃舞钧天。
早评月旦参群彦,老上霜鬓近十年。
解后登临都乐事,酣余争恐史君仟。
次日游西龛再用韵。宋代。冯伯规。 倚阑一览兴无边,好举尊前药玉舡。一水云昏失罗带,万松风偃舞钧天。早评月旦参群彦,老上霜鬓近十年。解后登临都乐事,酣余争恐史君仟。
曾向蓬莱解剑装,孤飞爰指白云乡。洞庭巨浪连江汉,岳渚轻烟接武昌。
月下总饶吟兴健,风前同引笛声扬。清光一抹无遐迩,莫听双楼说短长。
拟洞宾为二楼解嘲。明代。王应斗。 曾向蓬莱解剑装,孤飞爰指白云乡。洞庭巨浪连江汉,岳渚轻烟接武昌。月下总饶吟兴健,风前同引笛声扬。清光一抹无遐迩,莫听双楼说短长。
河梁邂逅话襟期,猎猎西风透裌衣。
酒脸未随红叶醉,乡心先逐白云飞。
客中送客难为别,山上安山胡不归。
借使家书君可寄,此间无复问庭帏。
客中遇乡友季芳远归省亲。宋代。真山民。 河梁邂逅话襟期,猎猎西风透裌衣。酒脸未随红叶醉,乡心先逐白云飞。客中送客难为别,山上安山胡不归。借使家书君可寄,此间无复问庭帏。
结客纷纷尽侠徒,身随大将执金吾。绿韝白马道傍立,长揖霍家冯子都。
故倡行二首 其一。明代。张元凯。 结客纷纷尽侠徒,身随大将执金吾。绿韝白马道傍立,长揖霍家冯子都。
白酒方浮玉,白莲仍可人。
赠君飞大白,聊作冷官春。
送白酒白莲与钟统制钱广文因成二绝。宋代。吴芾。 白酒方浮玉,白莲仍可人。赠君飞大白,聊作冷官春。
清凉景物出尘寰,古寺楼台未等闲。偶倚画栏来眺远,江云似拥美人鬟。
偕三妹诵芬 其二。近代。吴圣和。 清凉景物出尘寰,古寺楼台未等闲。偶倚画栏来眺远,江云似拥美人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