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又是乌西匿,初看雁北翔。

好与报檀郎:春来宵渐短,莫思量。

()

译文

太阳落山,又是一天过去。今年第一次看到大雁北飞。

多么希望把这个消息告诉情郎。春天来了,夜晚开始渐渐变短。还是不要思念的好。

注释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隋唐以来曲多以“子”名,“子”有小的含义,大体属于小曲。

乌西匿(nì):指太阳落山。乌这里是太阳的代称。

雁北翔:大雁北飞,暗指春天到来。

好与:叮嘱之辞。

宵渐短:仲春时节日夜均分,过此之后日渐长而夜渐短,故有此说。

思量:想念。

南歌子·又是乌西匿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1906年冬季,当时王国维在异地教书。他离家日久,思念家人,内心觉得家人也正在思念自己,于是王国维便模仿妻子的口吻写下此词。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的二十三个字,却十分细腻地刻画出一个思妇内心复杂的情感。

  首先,在“乌西匿”和“雁北翔”的自然景色之中,隐藏有一种对光阴流逝的忧愁恐惧。“乌西匿”是太阳落山,它点出白天已经过去,夜晚已经到来;“雁北翔”是大雁北飞,大雁北飞说明冬季已经过去,春天将会到来。

  其次,这首词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可是现在虽然是春光明媚、春宵帐暖,但这个女子的爱人却不在她身旁,则其孤独寂寞可想而知。这又是思妇心中悲伤痛苦的另一个原因。

  第三,古人认为大雁可以给远方的人传书,因此这“雁北翔”的兴发感动之中也包含有传书的联想,所以才引出了下面一句“好与报檀郎”。思妇看到大自然中“乌西匿”和“雁北翔”的景象而引起了内心的兴发感动,因而要大雁给她的心上人带去两句话:“春来宵渐短,莫思量。”

  自己因相思而痛苦时想到对方也在为相思而痛苦,自己正在遭受想思的煎熬却希望对方不要受到这种痛苦的煎熬,这是一种忘我的关怀与体贴。结尾这短短八个字,写得深厚缠绵,把思妇心中那些不尽的情意和感情都包含在这里边了。

王国维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猜你喜欢

七十峰头月,青天一尺书。不逢贤舶使,那得到仙居。

()

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

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

利爪探玉除。瞋目含火光。

长翘惊风起。劲翮正敷张。

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

()

舟出嘉禾五里城,僧楼山塔互峥嵘。

酒旗密比随风舞,渔网横拖漾日晴。

画舫贵人帆去稳,单衣游女着来轻。

山歌已接长河堰,到得临平月又明。

()

性正惟中,只这是、修仙秘诀。若稍有偏颇,动生差别。试向动中持得定,自然静里机通彻。会三元、五气入黄庭,金花结。运火功,有时节。海潮生,天上月。那一升一降,复圆复缺。十月工夫无间断,一灵妙有超生灭。更问予、向上事如何,无言说。

()

风中柳絮水中萍。聚散两无情。斜阳路上短长亭。今朝第几程。
何限事,可怜生。能消几度春。别时言语总伤心。何曾一字真。

()

侍节湘南又皖公,髡髦截耳《柏舟》风。百年漆室针神课,四世朱门保母功。

侧叶惯经霜雪劲,铅华还屏珥瑜充。而今皓首归泉壤,留得芳名宇宙中。

()

渊明守穷贱,生平慕黔娄。富贵如浮云,万变纷相酬。

世运自兴丧,常恐德未周。羲黄不可见,日暮怅离忧。

乾坤一东篱,百代无与俦。寄语狂驰子,扰扰将焉求。

()

今朝云裾下星汉,明日冰轮十分满。

今朝海实荐蟠桃,明日潮头千丈高。

君才与月争澄爽,君气如潮同浩放。

如何不着廊庙中,不是考槃岩壑样。

十年立朝儿辈惊,前日欲去亲留行。

我虽流落未足恨,世间那有此友生。

跻堂奉觞祝耆耈,仙骨应须饮仙酒。

潮声不断月长圆,岁岁来为主人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