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空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更漏子·送孙巨源。宋代。苏轼。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海东头,山尽处。自古空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海州碧水连天,青山耸立。这里是西汉二疏的故乡。居海州几年,你白发新添,却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你留下的深恩厚义啊。
大海的最东边,大山的尽头,自古就有人乘槎到天河。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你却未有归期,让人惆怅。
更漏子:唐人称夜间为更漏。此调创于晚唐,而温飞卿最擅其词,飞卿传者有两首,而所咏又俱本意,调名创作,或即为温飞卿本人耳。毛氏《填词名解》亦云:“唐温庭筠做《秋思词》,中咏更漏,后以名词。”双调四十六字。起为三字对句,而平仄互异。第三句为六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四、五句换平韵,亦为三字对句。第六句五字,第一字宜仄。第三字宜平。后阕起句即用韵,第二句可不用对偶。第三句以下,均与前阕同。
孙巨源:孙洙,字巨源,苏轼同僚。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孙巨源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苏轼作此词送别。
涵空:指水映天空。
西汉二疏:即疏广、疏受,两人位叔侄,皆东海(海州)人。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受为少傅,皆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乡里,受世人景仰。
槎:即乘槎。
使君:此处指的是孙巨源。
此词为送别词,为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月作者在楚州别孙洙(字巨源)时所作。在仕途上,作者与孙洙均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有着共同的政治遭遇,二人皆乞外任。而此时,孙洙即将回朝任起居注知制诰,这自然会引起作者的思想波动。作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词。
词的上片用西汉二疏(疏广、疏受)故事赞颂孙洙。二疏叔侄皆东海(海州)人。广为太子太傅,受为少傅,官居要职而同时请退归乡里,得到世人景仰。孙洙曾知海州,故云“二疏乡里”。对海州来说,孙洙和二疏一样都是值得纪念的。“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三句说海州碧水连天,青山映帘,江山神秀所钟,古往今来出现了不少可景仰的人物。前有二疏,后有孙洙,都为此水色山光增添异彩。“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三句以二疏事说孙洙。“新”与“旧”二字,将二疏与孙洙联系一起。点明词中说的却是眼前人。孙洙海州一任,白发新添,博得州人殷勤相送,这是老友在此邦留下的深恩厚义所致。
词的下片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博物志》载:近世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海槎来,不违时,赍一年粮,乘之到天河。见妇人织,丈夫饮牛,问之不答。遣归,问严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即此人也。这是传说中的故事,作者借以说孙洙,谓其即将浮海通天河,晋京任职。“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去。”“海”与“山”照应上片之“水”与“山”,将乘槎浮海故事与海州及孙洙联系一起。作者的想象中,当时有人乘槎到天河,大概就是从这里出发的。但是,自古以来,客槎有来有往,每年秋八月一定准时来到海上,人(孙洙)则未有归期。“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一方面用浮海通天河说应召晋京,一方面以归期无定抒写不忍相别之情。其中“有信”、“不归”,就把着眼点集中在眼前人(孙洙)身上,突出送别。
此词妙用典故,先以两汉二疏故事赞颂孙洙,又以乘槎故事叙说别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又抒发了作者自身的复杂心绪和深沉感慨,可谓形散而神不散,浑化天迹,大开大合,结构缜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仲夏百谷长,中沐群龙分。此邦得何龙,行天莫辞勤。
愿于呼吸间,山川走风云。亟下霈然泽,救我心如焚。
五月二十日闵雨。宋代。王十朋。 仲夏百谷长,中沐群龙分。此邦得何龙,行天莫辞勤。愿于呼吸间,山川走风云。亟下霈然泽,救我心如焚。
空明无所有,何物抗吾篙。地底云根涌,波心贝阙高。
四时萦草木,千古任风涛。挺立不摇荡,居然一俊髦。
烈山。明代。陶安。 空明无所有,何物抗吾篙。地底云根涌,波心贝阙高。四时萦草木,千古任风涛。挺立不摇荡,居然一俊髦。
岩居养疾远郛{土厘},蔘术多于粥饭缘。秋涧曲流喧枕上,槐花一寸积门前。
未忘舌本思今日,尚损腰围似去年。《云笈》、《珠林》人妙悟,绝胜驺衍共谈天。
初秋养疾樊上。清代。金农。 岩居养疾远郛{土厘},蔘术多于粥饭缘。秋涧曲流喧枕上,槐花一寸积门前。未忘舌本思今日,尚损腰围似去年。《云笈》、《珠林》人妙悟,绝胜驺衍共谈天。
水阁闲登望,郊原欲刈禾。
坏簷巢燕少,积雨病蝉多。
砧隔寒溪捣,钟随晚吹过。
扁舟何日去,江上负烟簑。
暮秋闲望。宋代。魏野。 水阁闲登望,郊原欲刈禾。坏簷巢燕少,积雨病蝉多。砧隔寒溪捣,钟随晚吹过。扁舟何日去,江上负烟簑。
缘云细路投僧坊,路边松楠森自行。初来紫竹半含箨,白花忽已吹垂杨。
念昔联翩背京洛,于时初登君子堂。还朝我执太史笔,侍宴君持光禄觞。
由来用舍判殊路,玉堂绛阙遥相望。公车推轮下庾岭,我舟捩柁辞黄冈。
艰难晚厄汝溪上,天雨属闻颓院墙。不忧漏湿有新句,醉墨在纸犹淋浪。
桃花水涨鸟不渡,安得奋飞来我旁。夜来颠风起天末,起占初日照屋梁。
明窗洗砚午阴寂,前荣观棋春昼长。百年未满且挈挈,万缘顿息宁皇皇。
更能伴我千钟饮,径欲因公倒橐装。
久雨溪涨寿朋惠示长句次韵一首。宋代。韩驹。 缘云细路投僧坊,路边松楠森自行。初来紫竹半含箨,白花忽已吹垂杨。念昔联翩背京洛,于时初登君子堂。还朝我执太史笔,侍宴君持光禄觞。由来用舍判殊路,玉堂绛阙遥相望。公车推轮下庾岭,我舟捩柁辞黄冈。艰难晚厄汝溪上,天雨属闻颓院墙。不忧漏湿有新句,醉墨在纸犹淋浪。桃花水涨鸟不渡,安得奋飞来我旁。夜来颠风起天末,起占初日照屋梁。明窗洗砚午阴寂,前荣观棋春昼长。百年未满且挈挈,万缘顿息宁皇皇。更能伴我千钟饮,径欲因公倒橐装。
尤风冷日撼郊墟,急雨掀云累炮车。续命岁时惊五缕,招魂今古恨三闾。
扁舟菡萏歌声渺,酒盏昌阳土俗馀。寂寂津亭愁底事,赤符且为辟兵书。
午日西南驿即事。明代。区怀瑞。 尤风冷日撼郊墟,急雨掀云累炮车。续命岁时惊五缕,招魂今古恨三闾。扁舟菡萏歌声渺,酒盏昌阳土俗馀。寂寂津亭愁底事,赤符且为辟兵书。
家家望秋月,不及秋山望。山中万境长寂寥,
夜夜孤明我山上。海人皆言生海东,山人自谓出山中。
忧虞欢乐皆占月,月本无心同不同。自从有月山不改,
古人望尽今人在。不知万世今夜时,孤月将□谁更待。
山月行(一作关山月)。唐代。皎然。 家家望秋月,不及秋山望。山中万境长寂寥,夜夜孤明我山上。海人皆言生海东,山人自谓出山中。忧虞欢乐皆占月,月本无心同不同。自从有月山不改,古人望尽今人在。不知万世今夜时,孤月将□谁更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