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写孝经诗。清代。潘德舆。 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潘德舆(1785~1839)清代诗文家、文学评论家。字彦辅,号四农,别号艮庭居士、三录居士、念重学人、念石人,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性至孝,屡困州举。道光八年,年四十余,始举乡榜第一。大挑以知县分安徽,未到官卒。诗文精深,为嘉、道间一作手。有《养一斋集》。弟子以鲁一同最著名。
江南好,父老望霓旌。櫜鞬三千齐射日,横磨十万快屠鲸。
东海始销兵。
望江南 其十二。近代。姚鹓雏。 江南好,父老望霓旌。櫜鞬三千齐射日,横磨十万快屠鲸。东海始销兵。
二里城西路,双林拥贝宫。鸟啼禅榻静,花散佛衣红。
山堕明湖里,人游碧落中。五云飞北极,江尽望无穷。
和同寅鸡鸣寺韵。明代。夏鍭。 二里城西路,双林拥贝宫。鸟啼禅榻静,花散佛衣红。山堕明湖里,人游碧落中。五云飞北极,江尽望无穷。
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
送人游塞。唐代。齐己。 槐柳野桥边,行尘暗马前。秋风来汉地,客路入胡天。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那堪陇头宿,乡梦逐潺湲。
梦寄梅村竹坞间,不堪客里见春还。
潮生水欲通南涧,雪霁云犹冒北山。
病思过年应小减,官身得假未全闲。
变名吴市男儿事,末路低回自笑孱。
丁未除夕前二日休假感怀。宋代。陆游。 梦寄梅村竹坞间,不堪客里见春还。潮生水欲通南涧,雪霁云犹冒北山。病思过年应小减,官身得假未全闲。变名吴市男儿事,末路低回自笑孱。
万里使穷域,山川入马蹄。
驰鸣沙水冻,雕击雪云低。
食饮羊兼酪,供迎虏杂奚。
礼成回近日,喜听早期鸡。
送李学士公达北使。宋代。梅尧臣。 万里使穷域,山川入马蹄。驰鸣沙水冻,雕击雪云低。食饮羊兼酪,供迎虏杂奚。礼成回近日,喜听早期鸡。
无处堪逃暑,幽居漫掩扉。雨声来伏枕,兰气染初衣。
念此经时别,还怜问询稀。浪传君苦热,郢雪冷然飞。
何龙友苦熟患疮见寄二诗赋答 其一。明代。李孙宸。 无处堪逃暑,幽居漫掩扉。雨声来伏枕,兰气染初衣。念此经时别,还怜问询稀。浪传君苦热,郢雪冷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