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梅花何处奇,罗浮孤山最多姿。孤山已属后人植,罗浮焉有厥初枝。
从来花木因人显,秦松汉柏多传疑。滇中龙潭老梅树,人言植字三唐时。
传闻真赝难考稽,古香古色真纷披。苍皮僵卧连理碎,老干婆娑生意微。
谁知中有魂一缕,千秋风月此主持。有时连岁花不发,烟霞散乱碧苔滋。
忽然花开大如盏,一阶彤云春又归。为美人兮为高士,一洗凡世铅华空胭脂。
吾闻有唐一代多风雅,擘笺竞尚鼠姑祠。至今传者惟憬赋,灞桥驴背捻吟髭。
是时蒙诏据南中,花开花落人不知。五季沦胥代迁移,玉斧一画区东西。
剑南玉局不此到,云阶月地谁品题。从此沉沦三百载,孙李馀烬劫尘飞。
龙潭经几作战场,此梅不死非人为。人言花好神鬼护,我谓花老更精微。
檀心玉颊珊瑚株,千年琥珀结根围。孤高不入侯王第,冷落偏宜山涧溪。
三春白雪琴边弄,一声黄鹤笛里吹。琴边笛里遥相忆,阿盖陈元出香闺。
君不见,西洱河边万人冢,先朝空有战骨遗。又不见,点苍城南一片石,风雨剥蚀郑回碑。
风云战斗壮士老,将军壁垒秋草衰。惟有梅花一段春,罗浮孤山后先辉。
我今提壶向花间,举酒酬花一问之。翠羽啾啾几朝暮,金马嘶残碧鸡啼。
巡檐可许来索笑,踏残多少苍苔泥。消磨不尽群英雄,几人花下寄情痴。
天长岁月花应厌,怕愁贪睡开迟迟。花不言兮酒自斟,惆怅山头落日低。
祗今惟有空潭一轮月,搜尽人间枯肠万首诗。
昆明黑龙潭唐梅歌。清代。牛焘。 天下梅花何处奇,罗浮孤山最多姿。孤山已属后人植,罗浮焉有厥初枝。从来花木因人显,秦松汉柏多传疑。滇中龙潭老梅树,人言植字三唐时。传闻真赝难考稽,古香古色真纷披。苍皮僵卧连理碎,老干婆娑生意微。谁知中有魂一缕,千秋风月此主持。有时连岁花不发,烟霞散乱碧苔滋。忽然花开大如盏,一阶彤云春又归。为美人兮为高士,一洗凡世铅华空胭脂。吾闻有唐一代多风雅,擘笺竞尚鼠姑祠。至今传者惟憬赋,灞桥驴背捻吟髭。是时蒙诏据南中,花开花落人不知。五季沦胥代迁移,玉斧一画区东西。剑南玉局不此到,云阶月地谁品题。从此沉沦三百载,孙李馀烬劫尘飞。龙潭经几作战场,此梅不死非人为。人言花好神鬼护,我谓花老更精微。檀心玉颊珊瑚株,千年琥珀结根围。孤高不入侯王第,冷落偏宜山涧溪。三春白雪琴边弄,一声黄鹤笛里吹。琴边笛里遥相忆,阿盖陈元出香闺。君不见,西洱河边万人冢,先朝空有战骨遗。又不见,点苍城南一片石,风雨剥蚀郑回碑。风云战斗壮士老,将军壁垒秋草衰。惟有梅花一段春,罗浮孤山后先辉。我今提壶向花间,举酒酬花一问之。翠羽啾啾几朝暮,金马嘶残碧鸡啼。巡檐可许来索笑,踏残多少苍苔泥。消磨不尽群英雄,几人花下寄情痴。天长岁月花应厌,怕愁贪睡开迟迟。花不言兮酒自斟,惆怅山头落日低。祗今惟有空潭一轮月,搜尽人间枯肠万首诗。
牛焘(1794~1861)字涵万,丽江人,拔贡生,历任镇沅、安宁、邓川、罗平教官,有《寄秋轩稿》,家饶于赀而标寄萧然,蓄一雷氏琴,自谱新曲被之弦轸,同时马之龙能吹铁笛,郡中有“牛琴马笛”之目。咸、同之乱,焘避之山洞中,抱琴而死。剑川赵藩辑其诗七十余首刊入《丽郡诗征》中。
衕转东山忆故钱,钱家曾赐鲍家田。
地名有自谁能考,相业无闻姓却传。
种藕户繁招宿鹭,寻花人倦信啼鹃。
玉泉流荫分西去,并入官塘漾野船。
鲍家田。宋代。董嗣杲。 衕转东山忆故钱,钱家曾赐鲍家田。地名有自谁能考,相业无闻姓却传。种藕户繁招宿鹭,寻花人倦信啼鹃。玉泉流荫分西去,并入官塘漾野船。
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火回景以西流。天既清而气高。
壤含素霜。山结玄霄。月延路以增夜。日迁行以收晖。
屏絺绤于笥匣。纳纶缟以授衣。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
绸筱朔以敛稀。密叶槭以损疏。雁擢翼于太清。燕蟠形乎榛墟。
秋可哀兮良夜之遥长。月翳翳以隐云。星胧胧以投光。
映前轩之疏幌。照后帷之闲房。拊轻衾而不寐。临虚槛而褰裳。
感时迈以兴思。情怆怆以含伤。秋可哀兮哀南亩之菜荒。
既采萧于大陆兮又刈兰乎崇冈。
秋可哀。魏晋。夏侯湛。 秋可哀兮哀秋日之萧条。火回景以西流。天既清而气高。壤含素霜。山结玄霄。月延路以增夜。日迁行以收晖。屏絺绤于笥匣。纳纶缟以授衣。秋可哀兮哀新物之陈芜。绸筱朔以敛稀。密叶槭以损疏。雁擢翼于太清。燕蟠形乎榛墟。秋可哀兮良夜之遥长。月翳翳以隐云。星胧胧以投光。映前轩之疏幌。照后帷之闲房。拊轻衾而不寐。临虚槛而褰裳。感时迈以兴思。情怆怆以含伤。秋可哀兮哀南亩之菜荒。既采萧于大陆兮又刈兰乎崇冈。
山中应许暂逍遥,滚滚尘埃远市朝。见说朝廷正招隐,吾侬未必老渔樵。
题渔樵问答图 其二。明代。郑真。 山中应许暂逍遥,滚滚尘埃远市朝。见说朝廷正招隐,吾侬未必老渔樵。
骚侣夜同酌,酣歌风月斜。古人自风调,今代几名家。
客久鬓将雪,天寒梅正花。谁知献赋意,对尔一长嗟。
西亭中尉雅集。明代。谢榛。 骚侣夜同酌,酣歌风月斜。古人自风调,今代几名家。客久鬓将雪,天寒梅正花。谁知献赋意,对尔一长嗟。
说石头经廿四春,龙沙万里上鲲身。棹声鞭影都圆梦,雪送花迎各助神。
斩断六根原是假,归来一笑却成真。借观羲画尊麟笔,腐史于今有后尘。
道光三十年1850秋八月在台湾府署评石头记成作七律三章志喜 其一。清代。林奉璋。 说石头经廿四春,龙沙万里上鲲身。棹声鞭影都圆梦,雪送花迎各助神。斩断六根原是假,归来一笑却成真。借观羲画尊麟笔,腐史于今有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