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
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
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
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
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
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
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
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七哀诗三首·其三。魏晋。王粲。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登城望亭燧,翩翩飞戍旗。行者不顾反,出门与家辞。子弟多俘虏,哭泣无已时。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蓼虫不知辛,去来勿与谘。
边城的荒凉使人悲伤,过去我就曾经到过这个地方。
冰雪象刀一样割裂皮肤。大风刮得就没有停止的时候。
方圆百里不见人烟,草木茂盛却没有人来管理?
登上城楼遥望烽火台,只见满城飘动的都是猎猎招展的战旗。
行军的人不准备再返回家园.出门时就已经与家人作了长别。
几个孩子都已经被敌方俘虏了,我们为此已经哭了好长时间。
天下可供安居乐业的地方很多,何苦一直在这个地方呆下去呢?
这就象蓼草上的虫子长期吃辣一样,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请不要与我们再谈离开边城的事。
更(gēng):经历。
截:截取,引申为冻伤。
当迟:胆敢迟缓。
亭燧(suì):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用作侦伺和举火报警。
翩翩飞戍旗:戍边的旗子翩翩起飞。
行者:逃难的人。
反,同“返”,返回。
乐土:安乐的地方。见《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兹(zī):此,这里。
蓼(liǎo)虫:吃惯了蓼(一种有辣昧的草)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蓼:水蓼,植物名,味辛辣。
谘(zī):同“咨”。征询,商议。
诗中诗人抒写自己久客荆州思乡怀归的感情。内容和诗人著名的《登楼赋》相似。大约同是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荆州时的作品。
“边城使心悲,昔吾亲更之。”起句一开始诗人就为使人心悲的边城慨然长叹,充满了辛酸凄怆。诗篇开门见山点明题意,这在古诗和古乐府中是几乎看不到的。“悲”字是这首诗的诗眼,统摄全诗,也是此诗主意所在。接着,诗人申述了边地使人悲的情景。
首先写边地严寒、人稀、荒芜。“冰雪截肌肤,风飘无止期。”冰雪像刀子一样割着人的肌肤,大风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是冰、雪、风肆虐逞威之地,不寒而栗。“百里不见人,草木谁当迟?”这设问,十分沉痛,答案不言自喻。
其次写战争给边地人民带来的痛苦。登城远望烽火台,只见边防驻军的战旗在朔风中纷纷飘扬、摇曳、戒备森严,气氛紧张。出征之人,一去不再回头,不思返归。留下的人,多被敌军俘虏,没完没了地哭泣。可见边地人民遭受敌军蹂躏之惨,苦难之深。从征者一去不返,留下的多被俘虏,这是造成“百里不见人”的主要原因。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停的残酷战争,使边地人民痛苦不堪。
最后四句写诗人的愤激之情和怅然感叹。“天下尽乐土,何为久留兹?”这一反诘句流露了诗人强烈的哀怨情绪,表现了诗人对边地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关切。“蓼虫不知辛,去来忽与谘。”蓼虫喜欢吃苦辣的东西,因此说“不知辛”。这两句是说,那些像蓼虫一样长期吃苦而不知什么叫做苦的人,你和他商谈迁徙的事是没有用的。言外之意,战争使人民习惯了,麻木了。这里凝聚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哀,也流露了诗人对此无能为力的惆怅哀叹的情绪。
这是一首反映边地战争的写实诗。诗人继承了《诗经》与《楚辞》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深刻地反映了东汉末年边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的社会现实。
密雨垂丝,细细晚风,约尽浮萍池水。
乍一霎黄昏,小门深闭。
作弄新凉天气。
怕早有井梧飘阶砌。
正楚筠,簟冷香篝,简点旧时鸳被。
无计。
才独眠,更坐起恁说愁边滋味。
翠蛾别久,远信莫致。
纵有梦魂能记。
寻不到,长安三千里。
料此夜一点孤灯,知他睡也不睡。
无闷 雨夜。清代。朱彝尊。 密雨垂丝,细细晚风,约尽浮萍池水。乍一霎黄昏,小门深闭。作弄新凉天气。怕早有井梧飘阶砌。正楚筠,簟冷香篝,简点旧时鸳被。无计。才独眠,更坐起恁说愁边滋味。翠蛾别久,远信莫致。纵有梦魂能记。寻不到,长安三千里。料此夜一点孤灯,知他睡也不睡。
御史台郎书上考,彩衣归慰日相亲。风烟驿路江天晓,灯火船窗雪夜春。
幕府十年心似水,京华三月马如尘。此时应有寻君处,日到松厅莫厌频。
送南台察院史马允中台。元代。萨都剌。 御史台郎书上考,彩衣归慰日相亲。风烟驿路江天晓,灯火船窗雪夜春。幕府十年心似水,京华三月马如尘。此时应有寻君处,日到松厅莫厌频。
肺病呻吟外,魂摇弃掷年。千秋迟白纻,万恨剧青毡。
鸡鹜争谁得,龙蛇命岂然。玄亭莽空阔,愁绝异时传。
哭李能茂五首 其二。明代。胡应麟。 肺病呻吟外,魂摇弃掷年。千秋迟白纻,万恨剧青毡。鸡鹜争谁得,龙蛇命岂然。玄亭莽空阔,愁绝异时传。
石翁谁怒犹睥目,石婆多愁鬓先秃。
荒山野水四无人,二老对立今几春。
珠襦玉匣化为土,金鴈银凫亦飞去。
知是六朝何帝陵,摩挲碧藓俱无语。
再赋石翁石婆。宋代。杨万里。 石翁谁怒犹睥目,石婆多愁鬓先秃。荒山野水四无人,二老对立今几春。珠襦玉匣化为土,金鴈银凫亦飞去。知是六朝何帝陵,摩挲碧藓俱无语。
廉退辞荣早,清贫卜吉迟。
买山新兆域,从窆旧书诗。
松菊留三径,箪瓢遗两儿。
升堂旧宾客,执绋涕交颐。
潘鲠奉议挽词。宋代。张耒。 廉退辞荣早,清贫卜吉迟。买山新兆域,从窆旧书诗。松菊留三径,箪瓢遗两儿。升堂旧宾客,执绋涕交颐。
曾闻异种饶嵩岳,又见枢精应玉衡。老去乾坤专一室,少来泉石便同盟。
仙人数节真堪饵,怨妇怜花枉得名。欲向韩终为弟子,还丹未拟付谁成。
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三十七 菖蒲。明代。王世贞。 曾闻异种饶嵩岳,又见枢精应玉衡。老去乾坤专一室,少来泉石便同盟。仙人数节真堪饵,怨妇怜花枉得名。欲向韩终为弟子,还丹未拟付谁成。
何处深藏万卷书,滆湖南畔有精庐。侵阶细雨生芳草,满架清风落蠹鱼。
此日弹冠兼吏隐,他时载酒杂樵渔。乘閒欲访王猷宅,不待山阴夜雪馀。
滆湖书屋为王士瞻题。明代。徐溥。 何处深藏万卷书,滆湖南畔有精庐。侵阶细雨生芳草,满架清风落蠹鱼。此日弹冠兼吏隐,他时载酒杂樵渔。乘閒欲访王猷宅,不待山阴夜雪馀。
非非妄想入诸天,管领群芳合众仙。按月不关分甲乙,爱花原各种因缘。
九霄或有真灵在,万事都从傅会传。比作诗家操选例,六朝唐宋一齐编。
蕊宫花史图并序 其一。清代。孙原湘。 非非妄想入诸天,管领群芳合众仙。按月不关分甲乙,爱花原各种因缘。九霄或有真灵在,万事都从傅会传。比作诗家操选例,六朝唐宋一齐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