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二十三

论诗三十首·二十三

曲学虚荒小说欺,俳谐怒骂岂诗宜?

今人合笑古人拙,除却雅言都不知。

()

  根据理解,结合注释46及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句“俳优”应为“俳谐”。

  曲学,乡曲简陋的学问。虚荒,虚假荒谬。小说,无足轻重之说。欺,欺人骗世。

  这首诗是排斥俳谐怒骂的不良习气,体现元好问尚雅的旨趣。我国自古就有“诗庄”的传统,语言庄重而优雅是古典诗歌的特色。诙谐游戏和詈骂的文字被认为难登大雅之堂的。把文章当作游戏、调笑的工具,初见杜甫《戏作俳谐体遣闷》、李商隐《俳谐》,到晚唐时仿效的人便多起来。严羽《沧浪诗话》称宋诗“其末流甚者,叫嚣怒张,殊乖忠厚之风,殆以骂詈为诗”。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苏轼却认为嬉笑怒骂可成文章,《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六云:“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常自谓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但是元好问尊奉的是儒家的“温柔敦厚”、“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仪”的诗教理论,要求语言符合雅正的标准。因此,元好问不同意苏轼的观点,批评了“俳谐怒骂”的语言风格。元好问认为“曲学虚荒”,“小说欺”,谨奉儒家诗教,这也体现了他保守的一面。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猜你喜欢

群邪相引入迷途,失却当年照乘珠。要识本来真面目,须从暗里著工夫。

澄潭风静微波敛,碧落云消片月孤。欲净理融真性得,故吾端复在今吾。

()

生涯忘旅泊,出户又斜曛。雪槛沉吟久,青青对此君。

()

醉里乾坤大,閒中日月长。

静观佛理妙,顿与世缘忘。

晚景无多日,浮生有底忙。

渔翁真得趣,一叶寄沧浪。

()

良辰入奇怀,端欲挽我行。

幽花迎人笑,欣然媚柴荆。

春醪处处佳,姑泻浊与清。

好鸟何许来,日暮独一鸣。

江山雨新洗,坐使老眼明。

天公喑鹁鸪,要作烂漫晴。

平生木上坐,莫逆惟有卿。

妇寻茅三间,遥取乌几凭。

长腰雪不如,付兹腹彭亨。

短蔬胜肥肉,甘哉北湖羹。

一饱便可足,此外岂所营。

莫语儿子辈,吾侪宁要名。

()

桂花消息月中传,远客初闻喜欲颠。鸣世文章真不忝,横秋雕鹗任高骞。

朱陈况是曾同学,韦杜从来不乏贤。昨夜金门早朝梦,分明联佩五云边。

()

太行界天二千里,清晨跳入寒窗底。

黄河动地万岳雷,却与太行相趁来。

青崖颠狂白波怒,老夫惊倒立不住。

乃是丘迟出塞皈,赠我大轴出塞诗。

手持汉节娖秋月,弓挂天山鸣积雪。

过故东京到北京,泪滴禾黍枯不生。

誓取胡头为饮器,尽与遗民解{外鬼内佳}髻。

诗中哀怨诉阿谁,河水鸣咽山风悲。

中原万象听驱使,总随诗句皈行李。

君不见晋人王右军,龙跳虎卧笔有神。

何曾我得一句子,自哦自写傅世人。

君不见唐人杜子美,万草千花句何绮。

秪以诗傅字不傅,却羡别人云落纸。

莫道丘迟一轴诗,此诗此字绝世奇。

再三莫遣鬼神知,鬼神知了偷却伊。

()

尤怜荪女代劬劳,十四髫龄事事操。忍此背亲抛弟妹,窑湾坏土北风号。

()

梨云梦断景风轩,恍听笙竽万籁喧。磨蝎长天睽北宿,羸驹经岁走南辕。

汉之广矣何思泳,澧有兰兮未敢言。久已冰封伤草木,萌生犹自待新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