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子十首(翰林学士时作)

哭子十首(翰林学士时作)

维鹈受刺因吾过,得马生灾念尔冤。

独在中庭倚闲树,乱蝉嘶噪欲黄昏。

才能辨别东西位,未解分明管带身。

自食自眠犹未得,九重泉路托何人。

尔母溺情连夜哭,我身因事有时悲。

钟声欲绝东方动,便是寻常上学时。

莲花上品生真界,兜率天中离世途。

彼此业缘多障碍,不知还得见儿无。

节量梨栗愁生疾,教示诗书望早成。

鞭扑校多怜校少,又缘遗恨哭三声。

深嗟尔更无兄弟,自叹予应绝子孙。

寂寞讲堂基址在,何人车马入高门。

往年鬓已同潘岳,垂老年教作邓攸。

烦恼数中除一事,自兹无复子孙忧。

长年苦境知何限,岂得因儿独丧明。

消遣又来缘尔母,夜深和泪有经声。

乌生八子今无七,猿叫三声月正孤。

寂寞空堂天欲曙,拂帘双燕引新雏。

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若是愁肠终不断,一年添得一声啼。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你喜欢

黄金榜下看花侣,白发林中对酒人。四海渐看同辈少,百年转忆故交亲。

桃低浅颊疑舒笑,柳放新眉似学颦。幸藉挥弦娱落景,可辞秉烛照归尘。

()

采石江头问酒家,酒楼儿女貌如花。金杯满劝歌声缓,银烛高烧舞影斜。

()

连朝积雪已零星,四面山容耸玉屏。乘兴偶携云外屦,禁寒小集水边亭。

干寻楼影撑天白,一道溪流划地青。小阁吟诗身入画,朔风吹面酒初醒。

()

草把裙儿腰比,花与脸儿潮似。恰听枝头莺语滑,眉逗一丝新喜。

闻说酒旗歌板地,多少嬉游子。

忆在洛桥晴市,又向洧川烟涘。一斛柳绵飘不定,扑著车如流水。

无数秋千墙角里,天半红绳起。

()

绫饼香过,樨屏露冷,今宵彩绚鱼天。问谁开镜,光照锦城寒。

为底中秋败兴,帘衣隔、躲向云端。姮娥笑、新妆似旧,微减一分圆。

当年。天上曲,霓裳梦醒,不是开元。剩冰蜍清泪,空洒银盘。

一样干戈满地,惊乌鹊,词谱虞山。山河影,棋枰战苦,愁照血痕乾。

()

越恃君子众,大将压全吴。吴将派天泽,以练舟师徒。

一镜止千里,支流忽然迂。苍奁朿洪波,坐似冯夷躯。

战舰百万辈,浮宫三十馀。平川盛丁宁,绝岛分储胥。

凤押半鹤膝,锦杠杂肥胡。香烟与杀气,浩浩随风驱。

弹射尽高鸟,杯觥醉潜鱼。山灵恐见鞭,水府愁为墟。

兵利德日削,反为雠国屠。至今钩镞残,尚与泥沙俱。

照此月倍苦,来兹烟亦孤。丁魂尚有泪,合洒青枫枯。

()

象续祥光动,门弧瑞气缠。

秋来孤鹤健,霜近古松坚。

邻境兵戈尽,新恩雨露偏。

轺车犹问俗,宝带独优贤。

投笔男儿志,封侯烈士年。

老成端可恃,终冀勒燕然。

()

人间良夜,是年年、八月中秋时节。万古青天当此际,正要十分澄澈。何处浮云,微茫黯淡,便把青光隔。凭栏三叹,恨无长笛吹裂。坐看蜡烛争辉,青灯吐焰,负煞尊前客。待到谯楼初鼓后,不觉衣裳凉彻。试草新词,凭风吹去,教向嫦娥说。须臾知道,广寒推出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