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二咏(并引)

孤山二咏(并引)

孤山有陈时柏二株。

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

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

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

属余作二诗以记之。

柏堂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姿尚宛然。

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

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

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竹阁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两丛却似萧郎笔,千亩空怀渭上村。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处士庭前续旧欢,数枝开遍共团圞。瓣当白雪偏能见,名托浮山亦耐寒。

金色头陀花底笑,黄衣舞女梦中看。胡雏何处吹横笛,拥毳踌躇到夜阑。

()

雨脚才能驻,风头倏又高。

未成曾点服,犹衣仲由袍。

斗食尘埃愧,束书灯火劳。

丁丁几樵斧。泛泛一渔舠。

()

不刻时阴阳交并。古盆一声号令。九宫八卦,排列下拿龙阵。

领金乌左右军。夺乾坤始媾精。三回九转,交战在西南境。

得胜回朝也,河车不曾暂停。辛勤。曲枕昼夜行。专精。

铁打方梁磨绣针。

()

歌钟列。公堂盛会酬佳节。酬佳节。皇恩宣布,早梅争发。

舞场椎鼓催回雪。金壶镟酒琼酥热。琼酥热。今朝不饮,几时欢悦。

()

芳径转幽僻,孤亭净俗氛。檐花风静落,人语竹深闻。

滩响疑来雨,松阴欲下云。渊明曾试仕,野性卒离群。

()

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易。

奔蛇走虺势入坐,骤雨旋风声满堂。《赠怀素》。

见《颜真卿集》

()

老去如秋树,迎寒叶自飘。每逢乡信至,便有故人凋。

约几同游屐,欢犹梦昨宵。还家访东海,谁共听春潮?

()

佛回山高几何许,上山下山汗如雨。徐驱屈曲沿山隈,白云绕山凝不飞。

水田高低梯齿密,峰峦夹峙连重壁。秀禾蔓蔓铺井疆,有花点点如粘霜。

田头蜗室土为垒,三三两两依山住。我来自笑居无庐,斩茅作蓬不可居。

雨馀渗湿班荆坐,四壁菅萑任风过。谷空涧悄夜光寒,六月犹怯重衾单。

野禽啾啾叫林树,欲栖不栖如怨慕。嗟彼羽族非有情,亦因何事鸣不平。

昔日阆风真梦幻,今日荒凉不须叹。不见棠阴憩息人,曾无堂构堪容身。

身劳但愿民生逸,手足胼胝何足惜。也知吏事非清流,只恐自爱增民忧。

虚浮祸晋数百载,一推万事成隳败。我思效绩惭驽庸,十驾或可追骐踪。

况彼山泉有佳胜,遍观适足供吟咏。出游有名民不惊,不似放浪为虚行。

长江西来接天渺,溪深远通江月晓。何当挽此万壑津,为吾一洗胸中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