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书一声母一泪,惟有寒灯知此味。世间最苦嫠与孤,及子能养亲不待。
林生失估才四龄,壁立十载馀短檠。寸丝粒粟赖宗老,并日继晷严自程。
儿未成童出负米,对茹荼蓼甘如荠。积资菽水粗足供,欲报春晖痛天只。
乌啼月落霜满林,抚今思往空沾襟。膏销炷烬有时息,耿耿孤儿长此心。
题林天禧篝灯课读图。清代。陈宝琛。 儿书一声母一泪,惟有寒灯知此味。世间最苦嫠与孤,及子能养亲不待。林生失估才四龄,壁立十载馀短檠。寸丝粒粟赖宗老,并日继晷严自程。儿未成童出负米,对茹荼蓼甘如荠。积资菽水粗足供,欲报春晖痛天只。乌啼月落霜满林,抚今思往空沾襟。膏销炷烬有时息,耿耿孤儿长此心。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何事生天地,终年只蔀藏。我行似黄鹄,一举见员方。
拱挹惟嵩华,朝宗有太行。身疑凌倒景,视下亦苍苍。
登岱岳二首 其二。明代。王樵。 何事生天地,终年只蔀藏。我行似黄鹄,一举见员方。拱挹惟嵩华,朝宗有太行。身疑凌倒景,视下亦苍苍。
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来。
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出处宁知命,轮辕岂自媒。
更惭张处士,相与别蒿莱。
酬赠张众甫。唐代。戴叔伦。 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来。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出处宁知命,轮辕岂自媒。更惭张处士,相与别蒿莱。
几辈僧医守局方,后宗朱李亦偏长。说经许郑医《灵素》,隔海同辉万丈光。
日本杂事诗 其一六四。清代。黄遵宪。 几辈僧医守局方,后宗朱李亦偏长。说经许郑医《灵素》,隔海同辉万丈光。
夜永月清甚,雨余风快哉。
月将槐影出,风遣桂香来。
风至地自扫,月来云亦开。
三千翰林手,光霁莹灵台。
夜永。宋代。许月卿。 夜永月清甚,雨余风快哉。月将槐影出,风遣桂香来。风至地自扫,月来云亦开。三千翰林手,光霁莹灵台。
嫩晴天色秋容靓,清光最宜晨起。露宿滋苔,朝阳映树,空外蔚蓝无际。
疏林带水。爱收潦涵青,远烟凝紫。画里溪山,数峰相对转苍翠。
潇斋时更静坐,有帘栊纳爽,图史祛睡。老圃松凉,疏篱竹掩,人在黄华香里。
商猋到耳,又衣想装棉,扇悲藏笥。珍重分阴,漫将春共拟。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四。清代。端木埰。 嫩晴天色秋容靓,清光最宜晨起。露宿滋苔,朝阳映树,空外蔚蓝无际。疏林带水。爱收潦涵青,远烟凝紫。画里溪山,数峰相对转苍翠。潇斋时更静坐,有帘栊纳爽,图史祛睡。老圃松凉,疏篱竹掩,人在黄华香里。商猋到耳,又衣想装棉,扇悲藏笥。珍重分阴,漫将春共拟。
秋高天宇空,河汉净如澄。月华皓无际,亭亭照子行。
凉风起天末,金石为之鸣。回薄西山岑,摇摇吹客旌。
风以比君清,月以比君明。清飙频远播,明照无遗情。
送林君信节推之台州。明代。湛若水。 秋高天宇空,河汉净如澄。月华皓无际,亭亭照子行。凉风起天末,金石为之鸣。回薄西山岑,摇摇吹客旌。风以比君清,月以比君明。清飙频远播,明照无遗情。
泮水秋生藻荇凉,莫窗灯火乱萤光。
图书粗足惟须读,菽粟才供且自强。
羽龠暗催新节物,弦歌不废近诗章。
腐儒最喜南迁后,仍见西雍白鹭行。
简学中诸生。宋代。苏辙。 泮水秋生藻荇凉,莫窗灯火乱萤光。图书粗足惟须读,菽粟才供且自强。羽龠暗催新节物,弦歌不废近诗章。腐儒最喜南迁后,仍见西雍白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