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左省杜拾遗

寄左省杜拾遗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

译文

上朝时齐步同登红色台阶,分署办公又和你相隔紫微。

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归。

满头增白发悲叹春花凋落,遥望青云万里羡慕鸟高飞。

圣明的朝代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见稀微。

注释

左省:门下省。杜拾遗:即杜甫,曾任左拾遗。

“联步”句:意为两人一起同趋,然后各归东西。联步:同行。丹陛:皇宫的红色台阶,借指朝廷。

曹:官署。限:阻隔,引申为分隔。紫微: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居处,此指朝会时皇帝所居的宣政殿。中书省在殿西,门下省在殿东。

天仗:即仙仗,皇家的仪仗。

惹:沾染。御香:朝会时殿中设炉燃香。

鸟飞:隐喻那些飞黄腾达者。

阙事:指错失。

自:当然。谏书:劝谏的奏章。

寄左省杜拾遗 创作背景

  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四月,杜甫从叛军囹圄中脱身逃到凤翔,见了唐肃宗李亨,任左拾遗。而岑参则于公元756年(至德元年)东归。因此,这首诗应该是写于公元757年(至德二年)前后。

  诗题中的“杜拾遗”,即杜甫。岑参与杜甫在公元757年(至德二年)至758年(乾元元年)初,同仕于朝;岑任右补阙,属中书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遗,属门下省,居左署,故称“左省”。“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诗友,这是他们的唱和之作。诗人悲叹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诗中运用反语,表达了一代文人身处卑位而又惆怅国运的复杂心态。

  前四句是叙述与杜甫同朝为官的生活境况。诗人连续铺写“天仗”“丹陛”“御香”“紫微”,表面看,好像是在炫耀朝官的荣华显贵;但揭开“荣华显贵”的帷幕,却使读者看到另外的一面:朝官生活多么空虚、无聊、死板、老套。每天他们总是煞有介事、诚惶诚恐地“趋”(小跑)入朝廷,分列殿庑东西。但君臣们既没有办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也没有定下什么兴利除弊、定国安邦之策。诗人特意告诉读者,清早,他们随威严的仪仗入朝,而到晚上,唯一的收获就是沾染一点“御香”之气而“归”罢了。“晓”、“暮”两字说明这种庸俗无聊的生活,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这对于立志为国建功的诗人来说,不能不感到由衷的厌恶。

  五、六两句,诗人直抒胸臆,向老朋友吐露内心的悲愤。“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这两句中,“悲”字是中心,一个字概括了诗人对朝官生活的态度和感受。诗人为大好年华浪费于“朝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的无聊生活而悲,也为那种“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的木偶般的境遇而不胜愁闷。因此,低头见庭院落花而倍感神伤,抬头睹高空飞鸟而顿生羡慕。如果联系当时安史乱后国家疮痍满目、百废待兴的时事背景,对照上面四句所描写的死气沉沉、无所作为的朝廷现状,读者就会更加清楚地感到“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两句,语愤情悲,抒发了诗人对时事和身世的无限感慨。

  诗的结尾两句,是全诗的高潮。阙事,指缺点、过错。有人说这两句是吹捧朝廷,倘若真是这样,诗人就不必“悲花落”、“羡鸟飞”,甚至愁生白发。这“圣朝无阙事”,是诗人愤慨至极,故作反语;与下句合看,既是讽刺,也是揭露。只有那昏庸的统治者,才会自诩圣明,自以为“无阙事”,拒绝纳谏。正因为如此,身任“补阙”的诗人见“阙”不能“补”,“自觉谏书稀”,一个“稀”字,反映出诗人对文过饰非、讳疾忌医的唐王朝失望的心情。这和当时同为谏官的杜甫感慨“衮职曾无一字补”(《题省中壁》)、“何用虚名绊此身”(《曲江二首》),是语异而心同的。所以杜甫读了岑参诗后,心领神会,奉答曰:“故人得佳句,独赠白头翁。”(《奉答岑参补阙见赠》)他是看出岑诗中的“潜台词”的。

  这首诗,采用的是曲折隐晦的笔法,寓贬于褒,绵里藏针,表面颂扬,骨子里感慨身世遭际和倾诉对朝政的不满。用婉曲的反语来抒发内心忧愤,使人有寻思不尽之妙。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辱遇本非因绍介,登门不谓便无期。倾心问及言犹在,投贽书成事已悲。

作镇方甘建邺水,惜贤尤在中兴时。伤心无复咨疑事,还似当年徐孺碑。

()

此生竟体有芳兰,分袖仍馀一握寒。长夏岂堪清昼寂,今年犹觉别时难。

山头日出城中语,渡口人喧阁上看。觅得蠡湖波上句,缄情应与寄琅玕。

()

俯循常调到行都,薄宦犹烦五荐书。久历男邦虽不较,更临郡县待何如。

春风吹鬓秦淮老,夏日移家越岭居。且以酒浇君磊块,相逢谁道故人疏。

()

一尊高馆暮,下榻意偏勤。旅兴穷燕雪,归装促岱云。

箫传双凤吹,剑合二龙文。何限赓酬事,无令洛下闻。

()

数家深峡里,灯火似渔村。

客梦稀星外,虫声短草根。

发疏怜枕软,意倦觉灯昏。

待晓酤蛮酒,苍梧奠舜魂。

()

连楹璧珰启,洞户珠缨悬。翔禽恋丛薄,鯈鱼戏水莲。

芙蕖时葺盖,鸳鸯不碍船。遗簪未捐弃,清尊话年前。

()

风雨渡长淮,波浪何冥茫。两仪混不分,恍若窥洪荒。

舟人贪利涉,片席就空翔。翩翩入烟雾,随风任低昂。

北岸泊水驿,暮雨益淋浪。且喜对官烛,粲烂竟夕光。

()

隔宿不问道,此语幼所闻。

汩没尘土中,岁晚方得君。

学道戒怠情,成功在精勤。

勤哉勤道者,取名不徒云。

别来十二秋,东游遍温鄞。

持呪动至暮,坐禅常达昕。

寸阴古所惜,君今惜余分。

兢兢穷昼夜,直欲忘斋薰。

轩昂冲天鹤,那容混难群。

我老懒成癖,见君但欢欣。

茅斋无一物,坐对柏子焚。

忽然舍我去,翩若风中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