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
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宿赞公房。唐代。杜甫。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高僧怎么也会来到这里?在这秋风飒飒的季节我与您相逢。
阴雨撂荒了您深院的菊花,严霜欺倒了半池莲影。
遭到放逐又岂能违背心性?身居荒野也未能放弃禅宗。
今夜与您相逢共宿,陇上的明月也向我们现出圆圆的光影。
杖锡(xī):手持锡仗。锡仗,菩萨头陀十八物之一,上有四股十二环,表示四谛十二姻缘之义。比丘向人乞食,到门口,便震动锡杖上的小环作声,以让人知道。
飒(sà)然:形容风吹时沙沙作响。
宁:岂能。
虚空:荒野无人之处。赞公土室在山野。
陇(lǒng)月:洁白明亮的月亮。
此诗当是乾元二年(759)深秋在秦州时作。赞公是杜甫的旧友,在长安大云寺作住持时,曹留杜甫在寺内小住,并赠送丝细毛布。不曾想到在流寓中相逢。诗中描写夜宿赞公土室的所见所感,对赞公的守禅本性给予赞美,抒发了他乡遇故知的欣喜之情。
诗人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被贬弃官,暂居秦州,不意遇到了谪置此地的原京师大云寺赞公,所以以“锡杖何来此”反诘起笔,表现了惊愕之情。“秋风已飒然”自然是寄情于景,以秋风述说一份不满与困苦。“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紧接“秋风”义旨,进一步渲染赞公与自己处境的萧条凄凉。对仗工整,用字精准,以“荒”“倒”二字使冷落身世传神而出。此处也为下文赞叹赞公梵行高洁,禅心清净作一反衬。诗至“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则秋戚之情一扫而空,换之以无尽的平和,又透出独立孤峰顶的豪情。赞公深通佛法,无论外境如何变化,也不能动摇他的清净心。而一切万法无非真如,放逐本身也不离空性,就如虚空也是禅。在赞公身边,使诗人也感染了几分宁静安详。夜间在赞公房间休息,望见朗朗明月,扫清太虚,犹如禅心空明,能出种种违顺。同时尾联也点出题意,以作照应。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栖碧久仙游,传家独宗韡。恂恂秉孝友,晦迹林后里。
中年屏尘务,楮笔不停指。父书既成帙,家谱重经理。
传芳继吾志,润色益精伟。时来较可否,议论恒亹亹。
吾衰渐搁笔,二事终付尔。去取勿避嫌,录成须锓梓。
后贤惜未见,慎勿轻弃委。玄真老渔樵,庞公绝城市。
遗安良匪迂,荣达何足恃。他年传逸民,要亦知姓字。
示从孙贞固。明代。华西颜。 栖碧久仙游,传家独宗韡。恂恂秉孝友,晦迹林后里。中年屏尘务,楮笔不停指。父书既成帙,家谱重经理。传芳继吾志,润色益精伟。时来较可否,议论恒亹亹。吾衰渐搁笔,二事终付尔。去取勿避嫌,录成须锓梓。后贤惜未见,慎勿轻弃委。玄真老渔樵,庞公绝城市。遗安良匪迂,荣达何足恃。他年传逸民,要亦知姓字。
缘坡种竹自成趣,篮舆造门今有谁。
张侯好事果绝俗,因人隔江来觅诗。
披图识面恨不早,更爱诸公妙词藻。
繁霜密雪得天全,明月清风为君好。
易足堂前方欲栽,摩挲短轴心眼开。
忽思江南读书处,碧玉如椽归去来。
题张希颖筠坡图。宋代。章甫。 缘坡种竹自成趣,篮舆造门今有谁。张侯好事果绝俗,因人隔江来觅诗。披图识面恨不早,更爱诸公妙词藻。繁霜密雪得天全,明月清风为君好。易足堂前方欲栽,摩挲短轴心眼开。忽思江南读书处,碧玉如椽归去来。
尔祖西来无文字,受持一句心是佛。
烦恭藏主试问他,楞伽四卷是何物。
恭上人求偈戏赠二首。宋代。刘克庄。 尔祖西来无文字,受持一句心是佛。烦恭藏主试问他,楞伽四卷是何物。
战尘犹未息,推节佐中台。幕府安边策,江山祖带杯。
将星临越地,王气蔼苏台。努力成勋业,徵书早晚来。
送刘用章郎中赴浙东李司徒幕。明代。谢肃。 战尘犹未息,推节佐中台。幕府安边策,江山祖带杯。将星临越地,王气蔼苏台。努力成勋业,徵书早晚来。
几回长路拥行骖,向夕孤蓬古剑浑。玉醴调来亲捧进,相怜还劝慎烟岚。
艳词十七首 其五。明代。谢与思。 几回长路拥行骖,向夕孤蓬古剑浑。玉醴调来亲捧进,相怜还劝慎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