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咏史二首·其二。唐代。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李商隐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创作了占他全部诗篇七分之一强的史诗,它们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涵义,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探索了咏史诗新的手法,将其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臻于和谐统—,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的咏史诗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而且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倾向。同时还借题寄慨,委婉地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相对于一般诗人对时政的深沉感慨,李商隐的诗作扩大了咏史诗的表现容量。
这首诗的第一句是说,回顾以往的朝代,勤俭能使国家昌盛而奢侈腐败会使国家灭亡,提出了一切政权成败的关键。
第二句是两个典故,第一个是琥珀枕,南朝一个皇帝在四处征战的时候得到一个非常名贵的琥珀枕,但他将琥珀枕捣碎了给战士敷。第二个是齐桓公,当年齐桓公和另一个君主相遇,那个君主有很多车,每一俩车都有一颗非常大的珍珠,那个君主为此非常自豪视之为奇珍,但齐桓公说他有人才,那才是他的宝物。这一联是说明人才的重要性。
第三句也是两个典故。青海马是指能担当军国大事的人才,蜀山蛇指亡国的祸胎(当年蜀国因为五壮士拔蛇而蜀路开,导致了蜀国灭亡),这两句话其实有种国家灭亡也隐隐有天意的意思。义山其实很矛盾,他虽然知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但当时是唐文宗很有雄心壮志的,可惜被家奴所制,抑郁而亡,所以义山也无法解释为何国家会走向衰败,所以他只能将其解释为天意。
最后一句的南薰曲是当年舜唱的《南风歌》,一唱而天下太平,几人曾预南薰曲的意思就是没人再听到舜的《南风歌》了,意思便是天下将打乱。苍梧是舜埋葬的地方,翠华是皇帝仪仗中顶上的华盖,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如此衰败,不复当年尧舜之风了。
这首诗,诗人根据历史兴亡的史实,概括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这些明确的以古鉴今的态度,包含着深刻的用意,比前人的认识更自觉完整。在兴亡系于何人的问题上,尽管李商隐受时代的局限,还只能将理乱的命脉系于帝王,但在他的诗中,大都是指责他们败乱国家的。因此这种揭露更有进步意义。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凿山置亭榭,开沼放波澜。
松竹希微绿,菱莲次第丹。
风烟富清远,气象薄高寒。
媚此千金躯,舍彼百虑攒。
神岳精灵动,人寰波浪漫。
乐生忧亦集,徒倚遍阑干。
五峰亭。宋代。胡宏。 凿山置亭榭,开沼放波澜。松竹希微绿,菱莲次第丹。风烟富清远,气象薄高寒。媚此千金躯,舍彼百虑攒。神岳精灵动,人寰波浪漫。乐生忧亦集,徒倚遍阑干。
小筑向山尖,旁村路已添。贤人常欲至,象纬不劳占。
树杪云连榻,藤梢月度帘。自惭惟偃仰,徒尔负书签。
夜直新草堂。明代。陶益。 小筑向山尖,旁村路已添。贤人常欲至,象纬不劳占。树杪云连榻,藤梢月度帘。自惭惟偃仰,徒尔负书签。
病起见庭竹,君应悲我情。何妨甚消瘦,却称苦修行。
每谢侵床影,时回傍枕声。秋来渐平复,吟绕骨毛轻。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庭竹。唐代。齐己。 病起见庭竹,君应悲我情。何妨甚消瘦,却称苦修行。每谢侵床影,时回傍枕声。秋来渐平复,吟绕骨毛轻。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
繄繄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
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
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
杂诗。魏晋。张协。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繄繄结繁云,森森散雨足。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
芳讯依然大雅存,重劳倾盖过丘园。自怜马援标铜柱,长笑班超入玉门。
既有将军能结分,岂容吾辈得逃喧。请缨亦是男儿事,击虏从君报主恩。
答童大将军。明代。黎崇敕。 芳讯依然大雅存,重劳倾盖过丘园。自怜马援标铜柱,长笑班超入玉门。既有将军能结分,岂容吾辈得逃喧。请缨亦是男儿事,击虏从君报主恩。
心镜翛然澹似僧,悠悠观化寄枯藤。
云来云去閒舒卷,花落花开小废兴。
吹笛强呼从百里,种瓜清隐学东陵。
野人知有观书癖,远饷松肪续夜灯。
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宋代。黎廷瑞。 心镜翛然澹似僧,悠悠观化寄枯藤。云来云去閒舒卷,花落花开小废兴。吹笛强呼从百里,种瓜清隐学东陵。野人知有观书癖,远饷松肪续夜灯。
团扇应堪障夕晖,晓凉犹嫩且綀衣。去时宽著秋风担,留贮千岩万壑归。
送雪溪徐高士之越三首 其三。宋代。萧立之。 团扇应堪障夕晖,晓凉犹嫩且綀衣。去时宽著秋风担,留贮千岩万壑归。
湖山行几日,系舸弄珠楼。我欲题鹦鹉,何人在上头。
瀑泉环壑响,霁月淡林幽。早念五羊上,鼋宫溯海浮。
送陈集生奉使祀南海道八平湖省觐尊公因将毋及仲氏归里十首 其七。明代。何吾驺。 湖山行几日,系舸弄珠楼。我欲题鹦鹉,何人在上头。瀑泉环壑响,霁月淡林幽。早念五羊上,鼋宫溯海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