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

避暑

富贵责且重,惭耻心如何。贫贱事易了,饱煖幸已多。

大热火天下,虚堂枕山阿。拔俗嫌人影,考古分贤科。

漱冷齿双噤,饮香颜半酡。一跣或移日,遇狂还自歌。

去就各有志,彼此无相诃。原宪岂尝病,赐也徒来过。

()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南屏山高,西湖水急。还闻偃溪水声么,从者里入。

()

破懒寻春远,招携石竺间。兴高即暇日,地辟况禅关。

树里千声鸟,尊前一带山。登楼凭眺远,不负此官闲。

()

城上乌啼正夜分,归魂遥逐楚江云。故园春笋空成竹,冷雨凄风不忍闻。

()

幽居尘事少,到处幸年丰。夜雨时听竹,寒烟晓看松。

牛眠青草坂,樵唱白云中。田父遥相迓,开樽一笑同。

()

藕花衫子柳花裙,多著沈香慢火熏。
惆怅妆成君不见,空教绿绮伴文君。

()

对奕识君始,追思廿载前。征联频获奖,设帐育群贤。

身后无长物,平生不受怜。文人乃偏窘,吾欲问青天。

()

春深易雨况依山,雨后诸山各静閒。柳伴歌莺偕洗渴,花同征客共清颜。

尘光稍逊烟光满,野色相兼暮色还。颇怪陵阿知浅露,黄昏独下白云关。

()

衰老归休矣,公曾怂恿之。

门无今雨客,笥有隔年诗。

友课招魂些,儿徵积善碑。

白头哭同社,心折可胜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