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如胶漆,中年永别离。崩摧五内热,契阔一生悲。
对月听歌处,围炉把酒时。凄然独不见,何以慰相思。
封仲坚挽词 其五。宋代。段克己。 谁谓如胶漆,中年永别离。崩摧五内热,契阔一生悲。对月听歌处,围炉把酒时。凄然独不见,何以慰相思。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平地连沧海,孤城带渭河。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
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只怜乡国远,处处有胡笳。
渭河道中四首 其一。元代。王冕。 平地连沧海,孤城带渭河。行人俱汉语,舟子半吴歌。野草惊秋短,鲂鱼出水多。只怜乡国远,处处有胡笳。
心下悬悬地,侬家好好儿。相怜相惜许多时。岂料一朝轻拆、便轻离。要见无由见,教归不肯归。数珠懒把镜慵窥。只有新添鬓雪、减腰围。
南歌子·心下悬悬地。宋代。郭应祥。 心下悬悬地,侬家好好儿。相怜相惜许多时。岂料一朝轻拆、便轻离。要见无由见,教归不肯归。数珠懒把镜慵窥。只有新添鬓雪、减腰围。
西游复入河东路,复巘重冈愁屡度。崎岖五里不到河,忽雷椎山雨如注。
须臾百水争怒流,澒洞忽若龙腾湫。熊罴遁藏虎豹伏,魑魅乱叫狐狸愁。
我马在前我仆后,我行一步一回首。阴风吹人股为慄,破帽笼头衣露肘。
疾呼东来皓首翁,问劳慰我心忡忡。相延入谷已暝黑,下马共栖营窟中。
不知今夕复何夕,俯仰人间长太息。劳生何必为形役,归有衡门且容膝。
七月望日值雨宿窖中。元代。陈基。 西游复入河东路,复巘重冈愁屡度。崎岖五里不到河,忽雷椎山雨如注。须臾百水争怒流,澒洞忽若龙腾湫。熊罴遁藏虎豹伏,魑魅乱叫狐狸愁。我马在前我仆后,我行一步一回首。阴风吹人股为慄,破帽笼头衣露肘。疾呼东来皓首翁,问劳慰我心忡忡。相延入谷已暝黑,下马共栖营窟中。不知今夕复何夕,俯仰人间长太息。劳生何必为形役,归有衡门且容膝。
拜残月,残月几曾残。明是上方秋色满,背人还照碧宵闲。
何不上天看。
望江南 其四 题嘉定章小琴女史《拜月图》。清代。黄钧宰。 拜残月,残月几曾残。明是上方秋色满,背人还照碧宵闲。何不上天看。
仁气已蒸全楚尽,同云欲合暮江前。
争春梅柳无三月,对雪樽罍属二天。
次韵答马中玉三首。宋代。黄庭坚。 仁气已蒸全楚尽,同云欲合暮江前。争春梅柳无三月,对雪樽罍属二天。
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那教六尺影,独步五天陲。
上将可陵师,匹士志难移。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
余以咸亨元年在西京寻听于时与并部处一法师…聊题两绝。唐代。义净。 我行之数万,愁绪百重思。那教六尺影,独步五天陲。上将可陵师,匹士志难移。如论惜短命,何得满长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