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即景

途中即景

地迥景逾胜,数程无市人。隔篱花脕腆,临水树精神。

村犬随船吠,沙禽见客亲。渐看明月上,夕韵想更新。

()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元放诸孙怜遽许,截肪醉骨荐馨香。

茂先九醖犹须问,自是诗翁石作肠。

()

殷勤不尽意,惭愧转多情。密语本难了,常心无住生。

秋烟一片远,晓露隔帘清。草本想陪侍,寰中开化城。

()

孤剑色磨青,深谋秘鬼灵。

离山春值雪,忧国夜观星。

奏凯边人悦,翻营战地腥。

期君归幕下,何石可书名。

()

能于擪拓贯毫芒,煜煜千镫共一光。想见临池得意处,金壶浓泛墨花香。

()

一趯趯翻四大海,一拳拳倒须弥山。佛祖位中留不住,又吹渔笛汩罗湾。

()

盘峤中间十里湾,绕山如蹑翠连环。

两岐尽处忽回首,只在寻常一望间。

()

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桑梓温恭名教始,天涯何处不家江。

()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