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方教育子击

田子方教育子击

  子击出,遭田子方于道,下车伏谒。子方不为礼。子击怒,谓子方曰:“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子方曰:“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国君而骄人,则失去国;大夫而骄人则失去家。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夫士贫贱,言不用,行不合,则纳履而去耳,安往而不得贫贱哉!”子击乃谢之。

()

译文

  魏国太子子击出行,在路上遇见老师田子方,下车行礼拜见。田子方(却)不还礼。子击很生气,对田子方说:“是富贵的人能对人自高自大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自高自大呢?”田子方说:“只能是贫贱的人能对人自高自大,富贵的人怎么敢对人自高自大呢!国君如果对人自高自大,那么就要失去国家,大夫如果对人自高自大就将失去封地。失去他的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人用国君的规格对待他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人用大夫的规格对待他的。贫贱的游士,言语不中听,行为不融洽,就穿上鞋子离去罢了,到哪里去不能(成为)贫贱的人呢!”子击于是向(田子方)道歉。

注释

1子击:魏文侯的长子,国君的继承人。

2遭:遭遇,遇到。

3田子方:子击的老师。【详细见下(扩展阅读)】

4伏谒(yè):行礼拜见。谒:拜见,请求。

5不为礼:不还礼。

6亦:副词,只是,不过

7而:通“如”,如果。

8国:国家

9闻:听说

10国:国君,国王

11.待:待遇,对待

12.用:需要

13.合:投契,融洽

14.履(lǚ):鞋子

15.去:离开

16.家:大夫的封地称“家”。

17.谢:道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你喜欢

画角传春春意喧,菜盘争巧出高门。

无多冻雪留城堞,那有东风下禁垣。

江阁潇疏鸿雁杳,野塘历乱鹭鸥繁。

风光入眼颇生兴,策马寻花到远村。

()

促织鬭时人要主,贪财饶大虫辛苦。

总然赢得已着伤,当场必误下锋主。

()

日暮孤村买浊醪,沧浪歌罢兴逾豪。芦花如雪点秋水,白鹭背人飞不高。

()

孤峰高插碧云天,涧水无声入小川。两岸芦花摇白雪,满溪松子落寒烟。

哀猿何事临风急,老衲无心倚石眠。嗟我尘缘犹未了,马蹄閒踏自年年。

()

树捧山烟补缺云,风揉花雨作香尘。

绿杨尽道无情著,何苦垂条拂路人。

()

江淹文采碧云消,潘岳才华玉树彫。后尔千年开捷钥,森然作者见风标。

琪花夕日辉相并,金匮名山路未遥。剩欲倾心数还往,高期无使竟萧条。

()

盛生德茂者,家世乃儒绅。厥兄舍铅椠,吏牍期致身。

微文偶失愤,密网无纵鳞。逮系岸狱中,藁瘗荒江濆。

生时奉菽水,升堂拜慈亲。泣血叩首路,弗惮千里勤。

干戈犹在目,道路蕃棘榛。崎岖霜霰途,涉历踰十旬。

间道负骨归,号恸惊四邻。先垄幸可祔,差慰地下魂。

穷冬十二月,积雪遍郊原。上天忽敷祐,列岫明朝暾。

窀穸甫安厝,浩荡风雪昏。天人良不远,一念至理存。

我思天壤间,手足惟弟昆。周公称上圣,管蔡乃流言。

舜象本同生,谋谟盖都君。前圣且不免,况复后世人。

惟生诗礼家,孝义耳所闻。赵礼昔让肥,艰难贼推仁。

缪彤痛自挝,诸妇感天伦。淮南自贻戚,斗粟悲汉文。

陈思咏豆萁,魏帝伤同根。喟彼叔世士,相视越与秦。

死丧孰孔怀,阋墙诚寡恩。我作盛生诗,庶使薄俗敦。

()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

(湖上禁渔,皆盗钓者也。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