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题玄真子图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

钓笠披云青嶂绕,绿蓑细雨春江渺。白鸟飞来风满棹。收纶了,渔童拍手樵青笑。

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忘昏晓。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

译文

钓鱼的玄真子头戴斗笠,顶着天上正在下雨的云,周围青山环绕,细雨洒落在青绿色的蓑衣上,春江江面上辽阔苍茫。白鹭飞来的时候风吹得满船都是。收钓线了,站在旁边的渔童和樵青都高兴地拍着手笑。

天光和月色一同映照着小船,在船上居住的时候是不去分辨早晨还是傍晚的。喝醉了酒,面对着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冷眼相看。我若在烟波浩瀚的江湖中终老一生,怎么还能招惹世俗社会上的无聊烦恼呢。

注释

渔家傲:词牌名之一,北宋流行。也是曲牌名,南北曲均有。

玄真子:唐代诗人张志和。

笠(lì):用竹或草编成的帽子,亦称斗笠。

嶂(zhàng):高险如屏障的山峰。

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制成,遮雨所用。

渺(miǎo):形容水面辽阔浩瀚。

棹(zhào):指船。

纶(lún):钓鱼线。

渔童、樵(qiáo)青:张志和的奴婢。

太虚:天空,天光。

浮家泛宅:指以船为家。

昏晓:黄昏与拂晓。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 创作背景

  南宋词人张元干为了给玄真子图题词而创作了这首词。

  开头一句,勾勒出一幅远山环绕着春江,烟雾四处迷茫而渔翁独钓的优美画面。“白鸟飞来”二句,生动地描述了具有无穷乐趣的渔家生活。如果说张志和《渔父》词是一幅斜风细雨垂钓图,表现了词人浸沉在江南春色的自然美景之中的欣快心情,那么,词人的词所写则是静中有动,如闻喧闹之声而不见其来自何处,是一幅细雨迷蒙的春江垂钓的有声画,表现了词人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景色的喜爱以及对自由自在的渔家生活的热情向望。

  “明月”二句,境界由动入静,清静幽远,反映了词人不愿与世俗同流的举世皆醉我独醒的心情。“醉眼”三句,直接抒发了词人不羡慕功名利禄,摆脱世俗烦恼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情怀。“闲烦恼”指一种不必认真的烦恼。南宋沈瀛《水调歌头》:“枉了闲烦闲恼,莫管闲非闲是,说甚古和今。”表露词人终身浪迹江湖的飘逸情致,而用“烟波老”三字,不仅表现词人蔑视“城市闹”的繁华景象深层意念,又是词人忘却一切世俗烦恼的落脚点。词以情作结,真切自然,与句首的垂钓景象相呼应,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

  词的上片主要写景,由景入情,下片着重抒情,融情入景。全词艺术构思新颖,自辟蹊径,不落陈套描绘一位不求功名利禄,流连山水的渔翁形象,既道出玄真子的心事,又借以表达出词人自己的真情。

张元干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猜你喜欢

我有两龙剑,阅世三千秋。坚钢出百鍊,苔色古且幽。

异哉欧冶子,功与造化侔。划水蛟鳄断,指空鬼神愁。

精光不可掩,夜夜冲斗牛。所恨际休明,锋芒久潜收。

愿持献天子,为斩佞臣头。

()

寒意初销,韶光渐美,屈指新正一七。薄雾烘晴,微风送暖,偕伴骋游芳陌。

万里桥西去,好探取梅花消息。草堂买醉香醪,酒痕红泛春色。

杜老千秋诗史,尚垂暮依人,苦吟长客。蜀国栖迟,乡关乱阻,天下也如今日。

我辈伤身世,亦无可奈何时节。仰企低徊,不禁枨触愁集。

()

良夜高台露气清,遥空灵籁送秋声。桂枝先自轮中满,莲炬还从镜里生。

隐隐七层标舍利,双双百宝放光明。龙膏烛与蟾蜍影,同向人天照化城。

()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

还却天官尺一书,清时有味保悬车。

公年尚壮云何蚤,古道谁言今不如。

南部主开新榜丽,西清人说旧游疏。

半簪白发无拘束,不用黄精自扫除。

()

化国舒长日正迟,漫天风柳绿成姿。

高低蝴蝶尚春色,零落荼醾犹晚枝。

倦思有余时种竹,老怀无著强赓诗。

人人一觉是非梦,但得百年犹此时。

()

闾门行乐送韶华,闲访城阴野老家。黄蝶得晴飞菜叶,翠禽隔浦啄桃花。

衡门倒屣临官路,古渡横舟阁浅沙。亦有诗人时一到,醉吟行尽夕阳斜。

()

芳菲佳节入韶年,锦缆维舟列彩筵。酒色杯光浮海气,歌声舞袖斗春妍。

佳人竞巧黄金胜,游子争驱白玉鞭。纵览不知归路暝,谓谁同上李膺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