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韦庄的《稻田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

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

()

译文

碧绿的池水涟漪满前陂,极目远望无边的滔田肥。

更有那白鹭千点观不尽,穿过云烟来向这画中飞。

注释

前陂(bēi):前面的池塘。

连云:一望无际好象同云相连。(禾罢,bà)稏(yà):水稻的别称。

千点雪:白色鹭鹭落入绿色水田中,如同千点雪花一样。

破烟:穿过烟云。画屏:把前面的景象当成一幅画屏。

稻田 创作背景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争使黄河和淮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而长江流域,尤其是蜀地却较少遭战乱浩劫,人民生活安定。韦庄六十六岁仕西蜀,为蜀主王建所倚重,七十二岁助王建称帝,晚年生活富足安定,遂创作此诗。

参考资料:

1、尚作恩 等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278-279 .

  《稻田》这首诗所描绘的江南水田风光,就从一个侧面间接地展示了创作背景所述的社会现实,间接地表现了诗人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愉悦之情。

  这是一首写景小诗。写景诗为人称道的是“诗中有画”,即用语言的勾勒描绘把周围的景物如画一般的状态呈现出来,这首诗即达到了这样的这样的艺术效果。这是一幅极其优美恬淡的水田风光图。这幅画的近景是满是绿波春浪的池塘和一望无边的肥美的稻田;远景是蓝天、烟云和点点如雪的白鹭,还有那似有若无的濛濛水气。这些景物浓淡相间,疏密得体,相映成趣。池中的绿水和周围稻田,通过“极目”二字联系起来,使得画面无比开阔。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色,作者置身此间,是何等心旷神怡。同时,诗人又把眼前池塘和天上的白鹭,通过一个“飞”字巧妙地联起来。这样,就使得近景和远景交织成章,联成一片,使地面空间浑然一体。在这幅图画中除了静态的描写外,还描写了划破静寂的动态。前边说的清水池塘,连天的稻田,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又将如同“千点雪’的白鹭摄入画面,用一个“飞”字突然使这个画面活跃起来,更显得生机盎然。不仅富有绘画美,而且《稻田》还具有绚丽的色彩美。在这幅艺术画面上,“绿”浪碧波相迭,蓝天“白”鹭相映,彩云画屏色彩斑斓,堪称佳作。

  这样,诗的意境便更加深邃而耐人寻味了。总之,这首诗勾勒了一福优美的水田风光的图画。其中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态,有动态。诗人把这些巧妙地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通过短短的四句小诗描绘出来,语言精炼,构思巧妙。

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猜你喜欢

轮光缺不半,扇形出将圆。流光照漭瀁,波动映沦涟。

()

黑云堆墨暗朝曦,甘澍当春正及时。细细蛛丝游碧落,森森银烛傍瑶池。

太平有象三农乐,灌溉无私万物知。涸砚愿沾涓滴润,拟歌圣德被新诗。

()

万里锋车、横过朔方,征旆云飘。正天开奇境,玉山矗矗,地弥缺陷,银海滔滔。

素色凝空,清光蔽野,眼界何如此际高。休更道,甚玉龙战罢,偏逞妖娆。

闺中彩笔争娇。为意匠经营损细腰。看从容描画,梁州光景,相邀题咏,楚客歌骚。

莽荡河山,英雄怀抱,俯掣长鲸仰射雕。春风转,待寒威销尽,又是花朝。

()

良月当初吉,昌时叶半千。气钟奎壁粹,寿禀角亢全。

殖学优前哲,香名自妙年。文章魁桂籍,风采冠樱筵。

要路谐先据,清班阅屡迁。芸书雠甲乙,黼坐谒温宣。

丹陛趋文石,彤庭咏绮钱。云梯滋稳步,风翮正孤骞。

清切陪华跸,雍容进迩联。夜归惊宝烛,晓直候花砖。

馀力兼京辅,能声映简编。寇清桴鼓绝,讼息缿筒捐。

入谢虽言迈,徂齐遽式遄。词林俄再入,政辖遂详延。

鲠议违时去,丹心许国坚。赐环朝帝所,曳履上星躔。

枢宪仍图旧,岩廊庆得贤。珥珰鸾渚上,鸣佩凤池边。

默识通伦类,先几炳眇绵。龙辀迎舜日,鳌柱拱尧天。

夹毂占轓鹿,飞冠兆冕蝉。鹤龄偕集木,龟算等巢莲。

丙魏君臣契,韦平父子传。功成五福具,永作地行仙。

()

波寒似冰,灯残似萤。江村野柝无凭,是三更四更。

推衾梦醒,敲篷雨零。潇潇滴到天明,更风声浪声。

()

风水生迥澜,岩柯多礧节。造物成文章,互用生巧拙。

华嚣未足贵,君意早屏绝。干莫天下利,杀人在寸铁。

()

朔风剪潞水,卷卷生白花。

舟子不易进,举桨撞冰牙。

谓言此着,如以利斧加。

浮木水中居,宁堪冗呀呀。

至人心虚虚,声入浩无涯。

患端日潜伏,在在纷如麻。

辟之舟中冰,败没殊不差。

持斧观君竹,潞州舣平沙。

登舟费沉吟,吾言谅无哗。

()

谁知方丈与瀛洲,尘世纷纷漫白头。不到嵩山最高处,世人容易揖浮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