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

译文

一树树杨柳披拂着新火的轻烟,沿随着官墙透迤蜿蜒;杏仁麦粥香气溢散,家家户户互相馈送,一片腾欢。

都城南京的城郭四周,举目但见无尽的青山;节逢清明,更令客子无不把家乡深深怀念。

看那卞壶祠边春草迷乱,莫愁女的故居前已被落花铺满。

幸亏还有馆中诸公共同作伴,不妨打来美酒痛醉一番。

注释

馆中诸公:即史馆中一同修史的宋濂、王祎、朱右等十六人。馆:指翰林院国史编修馆。

新烟,古时风俗,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禁火冷食,次日重新生火,故曰新烟。禁垣(yuán):皇宫的围墙。

杏酪(lào):传统习俗,在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煮粳米及麦为酪,捣杏仁作粥。

白下:南京的别称。

卞(biàn)侯:卞侯即晋朝的卞壶。他曾任尚书令,后来在讨伐苏峻的叛乱中战死,被埋葬于白下。

卢女:即莫愁,古代善歌的女子。

待诏:明代翰林院所设官职,主管文件奏疏。此指修史。

京华:即京都。

参考资料:

1、邱芬编写.节日诗词:黄山书社,2012.06:第96页

2、周啸天主编.元明清名诗鉴赏: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08:第220页

3、上海古籍出版社编.清明诗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04:第97页

清明呈馆中诸公 创作背景

  诗人高启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在南京与宋濂等人编修《元史》始成,其正值清明时节,诗人与翰林同官唱和玩乐,写下了这首诗。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

1、侯书生,迟月荃编著.领导干部古诗观止:红旗出版社,2013.12:第213页

2、杨镰等主编.中国文学通典:诗歌通典: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9年01月第1版:第466页

  清明节,旧时风俗为人们扫基祭祖的日子,所以最易触发客居在外的游子的乡思。这首诗所抒写的心情也大抵如此,只是它表现得特别含蓄委婉、曲折隐微,在高启的律诗中又是一种格调。

  “清明无客不思家”,既曰“无客不”,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内。不过,全诗直接抒写思家之情语,仅此一句,其余则着力描写最物,如垂柳、杏酪、青山、芳草、落花等,可谓色彩缤纷,明丽如画,甚至有画所难到者。但这一切,似并未使作者陶醉,从而消释其思家之情,相反地,见景生情,反而更衬托、引发了他的思乡情。

  官墙外的垂柳,丝丝弄碧,新烟萦绕;人家所精心制作的杏酪,散发出阵阵的芳香。这风光节物无不在告诉作者清明节的到来,自然也会唤起他往岁在家乡与家人共度佳节的种种回忆。这一来,客居青山环绕的京师金陵的作者,自然便思念起家乡来了。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五、六两句,意更深曲复杂。迷芳草,芳草萋萋,一片凄迷,化用《楚辞·招胞士》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婆婆。”已寓有思归之意。而作者偏又以芳草与卞侯墓并置,以落花与莫愁女映照,似更富有富贵难久恃,盛时难长留的感慨。

  作者来京前曾写道:“北山恐起移文诮,东观惭叨论议名。”(《被诏将赴京师御别亲友》)于《赴京道中逢还乡友》诗中又曾写道:“我去君却归,相逢立途次。欲寄故乡言,先询上京事。”对自己来京任职内心显然已有矛盾和疑虑。加之写罢此诗后仅四个月,朱元璋召见作者,面授户部侍郎,他却固辞不受,遂被放还。因而,在他的思家之情中交织有上述的感慨,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也正是因此,他才写出了末尾两句的强自宽慰之词:幸而有几位同院的故友,可与沽酒共饮,一醉京华。其意正是针对暗含于上述节物风光描写中的寡欢、不幸心情而言,而“醉京华”之“醉”,也是为了谴闷宽怀而醉,而非缘欢快而取醉。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积铁立千仞,行人堕苍黑。危风动山根,侧见雷雨人。

阴崖闭长廊,鬼火白日出。视听惊心魂,峰峦俯突兀。

微涓滴松枝,清响久寂历。爱兹丛薄深,栖迟慰晨夕。

庶不孤愿言,超然慕畴昔。

()

岁夕遥怜误忆家,月毫联锦灿缸花。

戍楼晓角传清燕,归棹寒江梦断鸦。

彩燕西飞边候改,碧鸡东望蜀云赊。

不知卧病衡天柱,何似穷愁瘴海涯。

()

我思至人,游心唐虞之帝廷。

上下数千载,迥如云霄畴与京。

臯夔礼乐表世则,克绍周孔流芳声。

斯文在兹幸不坠,亘古永怀惟六经。

()

侯门臭酒肉,穷居厌藜藿。赋分各有定,天胡为厚薄?

荒园灌数亩,亦足代耕穫。折葵助鼎俎,剪韭供春酌。

虽非八珍馔,其味良不恶。三牲安可常,一瓢易为乐。

古之志道者,粝食甘淡泊。造物茁此徒,于世宁妄作?

贤哉宋宇叹,美矣樊迟学。勿嫌食肉鄙,儒家贵俭约。

()

欲向春山访隐君,野桥行过路才分。上方楼阁应无数,留与闲僧管白云。

()

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

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

()

危栏贪倚眺,薄暮不能休。

直下疑无地,满前都是秋。

晚山平入画,新月侧当楼。

莫说兴亡事,吟人本白头。

()

今日从征亦偶然,天宁遐想思悬悬。贪荣不得还山去,须信衰翁未古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