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
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这首词上阕写景,表明春色将残。“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起首二句写春到江南景色。江南多雨,连贵如油的春雨也不稍缺,所以“雨打江南树”。“雨”是飘飘洒洒的细雨,是知时节的好雨,是杏花春雨江南的春雨,而不是孟浩然《春晓》中所写的“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催开百花的及时雨,而不是摧残百花的风雨,所以下句才说“一夜花开无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诗句)春雨降下,一夜之间,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春天来到了。这是写初春景色。但是好景不长,时不我待,转瞬之间,阳春三月已过,就到暮春时节。“绿树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三四两句写暮春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已经是“绿树成阴果满枝”了,花期已过,累累果实已经挂满枝头。古语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果树下已有游人踏出的归路,说明花期已过,游人渐少。上阕纯写春景,但写景中已露惜春之意。
下阕抒情,词人欲留住春光。“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一二句写词人与他的挚友刚相逢,正欲共赏美丽春景,无奈已经到了暮春,花事已残。这当然十分令人惋惜,于是词人还想作最大努力,把春光留住:“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作者无法,便把希望寄托东风身上。他端着酒杯,向东风祈祷:东风呀,你继续地吹吧,不要匆匆而去。他知道,只要东风浩荡,春意便不会阑珊。通过这一举动,词人的惜春之情、留春之意便跃然纸上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登山踏遍万千峰,直到青云第一重。路僻频惊来瑞鹿,洞深还见挂苍龙。
偶穿白石寻黄石,却倚青松慕赤松。日脚西垂促归兴,巾车无复更从容。
白石山 其二。宋代。周邠。 登山踏遍万千峰,直到青云第一重。路僻频惊来瑞鹿,洞深还见挂苍龙。偶穿白石寻黄石,却倚青松慕赤松。日脚西垂促归兴,巾车无复更从容。
石屏不见刀斧痕,石下初谁得行径?千骑来时停管弦,月明更觉山中静。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并序 其七 石屏路。宋代。曾巩。 石屏不见刀斧痕,石下初谁得行径?千骑来时停管弦,月明更觉山中静。
高竹覆南荣,寒蕉满前渚。
萧闲此中意,适对清秋雨。
疏当帘外飘,密向窗前聚。
声闻俱两忘,悠然坐无语。
题王彦举听雨轩。元代。徐贲。 高竹覆南荣,寒蕉满前渚。萧闲此中意,适对清秋雨。疏当帘外飘,密向窗前聚。声闻俱两忘,悠然坐无语。
寂寂寥寥扬子居,悟来那用五车书。春凝池畔莲将茂,绿满窗前草不除。
得意举杯邀去鸟,会心束手伴游鱼。惺惺正属吾家事,未忍无成岁月虚。
草堂杂兴。明代。邹元标。 寂寂寥寥扬子居,悟来那用五车书。春凝池畔莲将茂,绿满窗前草不除。得意举杯邀去鸟,会心束手伴游鱼。惺惺正属吾家事,未忍无成岁月虚。
平芜几载翳云烟,一日重开便豁然。
须信耕桑皆帝力,谩将翔泳祝尧年。
金堤新插千株柳,玉井仍看十丈莲。
县令欲同民快乐,西风来看绕湖田。
题安溪流惠亭。宋代。陈宓。 平芜几载翳云烟,一日重开便豁然。须信耕桑皆帝力,谩将翔泳祝尧年。金堤新插千株柳,玉井仍看十丈莲。县令欲同民快乐,西风来看绕湖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