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出自。。乐府诗集。的。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xiàn):同“现”,显露。
参考资料:
1、敕勒歌.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4-18]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游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情怀。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凉州词三首·其三。唐代。张籍。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马头聊复问诸涂,东指宣城百里余。
水外山屏供步障,道傍蛙吹接行车。
青归柳色浮烟里,红入花光过雨初。
春意似同人意好,此行那患食无鱼。
隐静道中。宋代。王之道。 马头聊复问诸涂,东指宣城百里余。水外山屏供步障,道傍蛙吹接行车。青归柳色浮烟里,红入花光过雨初。春意似同人意好,此行那患食无鱼。
何事生天地,终年只蔀藏。我行似黄鹄,一举见员方。
拱挹惟嵩华,朝宗有太行。身疑凌倒景,视下亦苍苍。
登岱岳二首 其二。明代。王樵。 何事生天地,终年只蔀藏。我行似黄鹄,一举见员方。拱挹惟嵩华,朝宗有太行。身疑凌倒景,视下亦苍苍。
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来。
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出处宁知命,轮辕岂自媒。
更惭张处士,相与别蒿莱。
酬赠张众甫。唐代。戴叔伦。 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分向空山老,何言上苑来。迢遥千里道,依倚九层台。出处宁知命,轮辕岂自媒。更惭张处士,相与别蒿莱。
几辈僧医守局方,后宗朱李亦偏长。说经许郑医《灵素》,隔海同辉万丈光。
日本杂事诗 其一六四。清代。黄遵宪。 几辈僧医守局方,后宗朱李亦偏长。说经许郑医《灵素》,隔海同辉万丈光。
夜永月清甚,雨余风快哉。
月将槐影出,风遣桂香来。
风至地自扫,月来云亦开。
三千翰林手,光霁莹灵台。
夜永。宋代。许月卿。 夜永月清甚,雨余风快哉。月将槐影出,风遣桂香来。风至地自扫,月来云亦开。三千翰林手,光霁莹灵台。
嫩晴天色秋容靓,清光最宜晨起。露宿滋苔,朝阳映树,空外蔚蓝无际。
疏林带水。爱收潦涵青,远烟凝紫。画里溪山,数峰相对转苍翠。
潇斋时更静坐,有帘栊纳爽,图史祛睡。老圃松凉,疏篱竹掩,人在黄华香里。
商猋到耳,又衣想装棉,扇悲藏笥。珍重分阴,漫将春共拟。
齐天乐五十首 其十四。清代。端木埰。 嫩晴天色秋容靓,清光最宜晨起。露宿滋苔,朝阳映树,空外蔚蓝无际。疏林带水。爱收潦涵青,远烟凝紫。画里溪山,数峰相对转苍翠。潇斋时更静坐,有帘栊纳爽,图史祛睡。老圃松凉,疏篱竹掩,人在黄华香里。商猋到耳,又衣想装棉,扇悲藏笥。珍重分阴,漫将春共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