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代徐祯卿的《在武昌作

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

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

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

不知天外雁,何事乐长征?

()

译文

洞庭湖畔树叶还没有掉落,潇湘一带秋天正要来临。

高敞的书斋,今夜风雨飘摇,孤独地躺卧在武昌城中。

对故乡的思念重又萦绕心头,身处江汉不由产生凄凉之情。

不知高飞天外的鸿雁,为什么事情乐于远途跋涉,高飞天外呢?

注释

武昌:今湖北省会武汉市武昌镇。

洞庭:湖名,在湖南之北,长江南岸。

潇湘:湖南省二水名。

高斋:高敞的书斋。

桑梓(zǐ):《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古代住宅旁常栽桑梓二木,故后人用以喻家乡。张衡《南都赋》:“永世克孝,怀桑梓焉。”

凄其:寒冷的样子。

江汉:汉水流至湖北省汉口入长江,故称江汉,武昌在汉口对岸。

长征:长途跋涉。

参考资料:

1、钱仲联.明清诗精选: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第20页

2、张贤蓉.中华古典名著读本:京华出版社,1998年09月第1版:第19页

在武昌作 创作背景

  作者在壮年时曾远离桑梓、流寓江湘,而这首五律,正是写于秋肃将临、诗人客居武昌的时候。秋天的肃杀凄凉,让作者更生思乡之情,于是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篇。

参考资料:

1、洪珏.明人诗词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01月第1版:第81页

  首联“洞庭叶未下,潇湘秋欲生”,“洞庭”“潇湘“点明客居地域,“叶未下“这个意象,则用来印证“秋欲生”的时令,是袅袅秋风将降的物候特征。此处化用《楚辞·湘夫人》:“塌搦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句意,说洞庭湖边木叶虽然尚未凋零飘落,而秋意似乎已先来到了诗人的心上,已感觉到凉秋的逼进了。营造了一种秋未至而情欲悲的氛围。

  颔联“高斋今夜雨,独卧武昌城”是紧承首联“秋欲生”而来,季节变化的信号自然是风雨。在风雨催秋声中,诗人无奈,只好一个人在武昌城书斋中闷头睡大觉了。这两句以高韵胜,有蝉蜕轩举之风。

  颈联“重以桑梓念,凄其江汉情”,又承颔联“独卧”而来,转入直接抒情,第五句入思乡,第六句以江汉抱合,紧承前半首。高斋独卧,冷雨敲窗,作者借此烘托出客居他乡的冷落凄清,顺理成章地将思乡之情在这里抒发出来,显得更加真挚感人。

  尾联写到天外传来雁声,诗人发问。这末二句,表面上是问雁,实际上是以雁衬人,相辅而相成,借雁来抒发自己远离桑梓、流寓江湘的感情。

  全诗感情脉膊的发展极其自然,“秋欲生”,自然表现为“今夜雨”,因雨而“独卧”,由“独卧”而思家。联联相承,句句牵引,丝丝入扣。全诗八句,一气呵成,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猜你喜欢

两郡三乡赖保全,乃翁剑学不虚传。黄巢讵敢臣周朴,赵胜那能爵鲁连。

仁里化成儒气象,心田种得佛因缘。奇儿自是青云士,行见荣光烛九泉。

()

落花丛外风惊鹊。鹊惊风外丛花落。乡梦困时长。长时困梦乡。
暮天江口渡。渡口江天暮。林远度栖禽。禽栖度远林。

()

旧诗一读一番新,读罢昏然一欠伸。

无数盆花争诉渴,老夫却要作闲人。

()

寂寞谈玄第,何人重起予。云霞双草屩,宇宙一蘧庐。

供奉神游外,蒙庄物化馀。踰垣时学段,悬榻间留徐。

绿绮孤琴奏,青缃四壁储。那知金是谷,宁羡石为渠。

白雪流湘濑,清飙扇舞雩。双林来梵释,六洞过樵渔。

芳草从滋蔓,飞花断扫除。寻丘萦薜荔,尺水漾芙蕖。

甲子初周白,春秋正及蘧。曲肱聊寤寐,容膝暂踟蹰。

大隐依泉石,中行在里闾。吾将戒行辙,蚤晚赋归欤。

()

词场闻夺锦標归,好是斑衣唤绿衣。

永日湖山供赏咏,好风宫殿正清微。

堂新六桂光宸翰,庭秀双芝焕彩闱。

肯向长安夸得意,妙年伯玉已知非。

()

楮衾重盖得春多,贵羽都忘纨与罗。

一枕雷声齁鼻息,想应梦不到妖娥。

()

年年人月喜团圆,好在诗边又酒边。莫道玄风只渔钓,也随世俗夜无眠。

()

刀环龙雀醉频看,辛苦长征出塞弹。上将军中随李牧,贵人门下作任安。

三春战血凭鹃洒,五夜乡心逐雁寒。阳羡买田归未得,十年鸿爪遍江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