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欧阳修的《画地学书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

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便死了父亲,母亲郑氏决心不改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用芦荻在地上练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过一遍书就能背诵下来。等到成年时,更是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

欧阳修开始在滁州任职,自号为醉翁,晚年更改为六一居士。他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即使被贬低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

注释

母郑:母亲郑氏

守节自誓:自己下决心不改嫁

诲:教导,训导

荻:与芦苇同类,这里指荻杆

辄(zhé):立即,就

冠:指成人

嶷(nì)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盛誉。声:声誉

及:到……的时候

天资刚劲:生性刚直

机阱:设置机弩的陷阱。这里比喻陷害人的圈套

画地学书,书:书法,书写

再三:一次又一次;多次;反复多次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得失固有命,世人空自劳。冬温少霜雪,松短没蓬蒿。

孤宦千里远,荣名一旦高。回看碌碌者,太华与秋毫。

()

宛转眉山效蜀峨,花前执板为清歌。歌声暗与春风合,催折芳心不厌多。

()

山中高卧六十霜,青云为佩霞为裳。南溟六月赤虹起,群仙跨之来翱翔。

()

虽设柴门昼亦关,衡茅低架两三间。平分窗外千竿行,高卧林南一枕山。

酿酒每逢秋色暮,钞书常爱纸痕斑。蓬蒿原是吾家物,仲蔚年来久不删。

()

野雾苍茫里,寒砧远近间。溪明秋见石,云密树连山。

木叶经霜落,渔歌倚棹还。何时倦行役,小筑自闲闲。

()

山色依篷窗,落帆对脩岭。蜿蜒九龙山,岚霏卧幽静。

楼观栖远椒,松竹掩人境。石路林间暝,霞姿天外永。

缚屐勇难贾,登高迹谁省。清泉初出山,雪瓯堪瀹茗。

坐久夜波生,疏钟白云冷。

()

晁郎高居卧冰雪,得此悬空两秋月。已将屋角倒魑魅,更与人间洗炎热。

一月团团如扇面,一月菱花光掣电。怜君囊中一物无,意欲分君托方便。

菱花入袖世莫识,空堂夜留疏雨滴。天生宝气有期会,复恐藏去终无益。

君行万里寻剑术,山精唤君君莫出。寒泉百尺傍枮树,狡兔九月投霜鹘。

未须潘谓苦哦诗,或自苏公识神物。下有禅和不笑人,须君一照蛟龙窟。

()

一丝风力还多少,直与东京系末流。野性岂堪银艾印,故人空自翠云裘。

千年鹤梦丛祠晓,十里江声古濑秋。墓下不知高士去,已传清绪过南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