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喘未苏,买笔论孤愤,文采风流今尚存,毫发无遗恨。

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长使英雄泪满襟,天意高难问。

()

  集句,谓集古人之成语以为诗。晋人傅咸尝集《诗经》句以成篇,名《毛诗》,为集句诗之始。王安石晚年居金陵,闲来无事,喜为集句,有多达百韵者。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艺文》一)大为推崇,说“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这种特定类型的诗,愈到后来愈趋向于文字游戏,佳作寥寥。套用袁枚“改诗难于作诗”的话,不妨说“集句难于改诗”。李渔将词曲结构比作工程师之建宅,“先筹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闲情偶记·词曲部》)。现在是“挥斤运斧”去斫人家的“七宝楼台”,偶一不慎,那就真是“碎拆下来,不成片段”了。拆固不易,拼接犹难。故贺黄公(裳)云:“生平不喜集句诗,以佳则仅一斑斓衣,不佳且百补破衲也。至词则尤难神合”(邹祇谟《远志斋词衷》)。杨冠卿这首词,大气包举,意脉贯通,浑然一体,盖因其与贾谊有“神合”之处也。

  杜甫的诗,“千汇万状,茹古涵今”(王彦辅语),向为喜集句者之渊薮。文天祥集杜诗至二百首之多。本词全用杜诗,按顺序八句分别撷取于《行次昭陵》、《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敬赠陈谏议十韵》、《入乔口》、《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八)、《蜀相》、《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钩连紧密,起承转合,毫无断层,有一气呵成之妙。题曰《吊贾傅》。贾傅即西汉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他十八岁即以文才著称本郡,两年后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一年之内被提升为中大夫。他在政治上力求改革,想使汉朝统一富强。那时一些重大政策法令的制订、颁布,都经贾谊之手。文帝为了充分发挥他的才能,曾准备提拔他“任公卿之位”,但遭到元老重臣周勃、灌婴和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等人的反对,说他“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人尊称贾傅。

  词开篇“苍生喘未苏,贾笔论孤愤”两句,作者态度鲜明地表现出对贾谊为“苍生喘未苏”而多次上疏痛陈时弊的赞许。在最重要的一篇长文《陈政事疏》(一称《治安策》,见《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中,他尖锐地驳斥了“天下已安已治”之说,指出:“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他认为当时的政治形势是“本末舛逆,首尾衡决,国制抢攘,非甚有纪”,而处于“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的危急之中。并在著名的《过秦论》中暗示警告汉代统治者不要像秦二世那样“繁刑严诛,吏治深刻,赏罚不当,则赋敛无度”,否则就会蹈秦朝的覆辙。刘长卿说“贾谊上书忧汉室”,这种“正言竑议”的孤愤之言,无疑是可贵的。接二句赞贾谊的“文采风流”。他的散文据说有五十八篇(《汉书·艺文志》),现在能够见到的除保留在《史记》、《汉书》中的十二篇奏疏外,还有十卷《新书》。《汉书·艺文志》载有辞赋七篇,流传下来的五篇,以《吊屈原赋》、《鵩鸟赋》著称。贾谊论文锋芒四射,切中时弊,文笔雄放恣肆,挥洒自如,文采斐然。词人认为于此也无一丝一毫的遗憾了。

  上片从道德文章两方面立言,下片应题目的“吊”字。“凄恻近长沙,地僻秋将尽”。这两句似一语双关,既指贾谊被贬时“近长沙”的凄恻,也含作者此刻的行踪和内心感受。“秋将尽”的秋应“秋晚”,即作词的时令。唐、宋的诗人们多承司马迁的观点惋惜他的遭遇(王安石承班固的看法是例外),杨冠卿词亦持此态度。“长使英雄泪满襟”,为杜甫深切悼念“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八阵图》);“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的诸葛亮功高盖世的诗句,词人引此把贾谊推崇到极至。而其功业未就含恨而死的原因就在于“天意高难问”。“天意”,上天的旨意。《汉书·礼乐志》“王者从天意以从事,故务德教而省刑罚。”后用以指帝王的旨意。比杜甫稍晚的王建《上裴舍人度》诗亦云:“天意皆从彩毫出,宸心尽向紫烟来”。早于杨冠卿的张元干《贺新郎》曾引杜诗成词句:“天意从来高难问”,指皇帝宋高宗。而这里显然是指汉文帝了。

  全词八句中只“凄恻近长沙”句与吊贾谊事有关,其上句为“贾生骨已朽”。杨冠卿一生不得意,用集杜句的办法将贾谊的“孤愤”推崇备至,未尝不有惺惺相惜之意吧。

杨冠卿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问尔湖边寺,微钟翠巘西。千岩一径转,落日乱藤迷。

数见谈天竺,相从过虎溪。山中送客罢,独礼白云低。

()

又过雁门北,不胜南客悲。三边上岩见,双泪望乡垂。

暮角云中戍,残阳天际旗。更看飞白羽,胡马在封陲。

()

大路久榛芜,末流异溪径。淳庞日已隳,遂令此心病。

众伪挥我真,百邪乱吾正。谁知灵台中,澹然大虚静。

驯扰无外驰,澄明见初性。嘉尔有道人,于时复存省。

()

黄叶纷纷舞劲风,反膏收液岁成功。

明年满眼春容好,却在今时萦寞中。

()

窗影弄晴红。欢笑成丛。一声春困到衰翁。回首太平儿戏事,雨过云空。人世暗尘中。如梦方浓。也须留取自惺忪。试问若教都困了,谁管春风。

()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飘飖八极,与神人俱。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礼乐为荣。

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光。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

大人先天,而天弗违。

不戚年往,忧世不治。

存亡有命,虑之为蚩。

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

壮盛智惠,殊不再来。

爱时进趣,将以惠谁?

泛泛放逸,亦同何为?

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

()

桃花扇底送侯生,空费蛾眉泪满巾。一纸画梅夸得婿,镜奁匕首是何人。

()

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

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