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出自。宋代。欧阳修。的。别滁。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花光多么绚烂浓郁,绿柳丝丝轻柔鲜明,人们在花前安排酒宴,热情地为我送行。
我只不过是像平日一样和大家一同相聚畅饮,请不要让管弦奏出令人感伤的离别哀音。
别滁:告别滁州。
浓烂:形容鲜花灿烂。轻明:一作“轻盈”。
且:一作“只”。
离声:指别离歌曲。
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八月贬为滁州(州治在今安徽滁县)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庆历八年(1048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别滁》诗就是当时所作。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2-123
欧阳修胸襟旷达,虽处逆境之中,仍能处处自得其乐。他的《醉翁亭记》,末二段就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情景。此诗和《醉翁亭记》同样用了一个“醉”字,但并不过多地渲染那些离情别绪。《醉翁亭记》是写游宴之乐、山水之美,这诗所表现的父老亲故送别饯宴的情景,别是一番情味。
首句写景,点明别滁的时间是在光景融和的春天。欧阳修由滁州徙知扬州,朝廷的公文是在那一年闰正月下达的,抵达扬州为二月。滁州地处南方,气候较暖,这里与作者在夷陵(今湖北宜昌)所写的另一首《戏答元珍》诗“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不同,而是花光浓烂,柳丝轻明。这样,此诗首句不仅写出了别滁的节候特征,也为全诗定下了舒坦开朗的基调。
次句叙事,写当地吏民特意为欧阳修饯行。“酌酒花前”,是众宾客宴送知州,与《醉翁亭记》的知州宴众宾正好相反;这天还有丝竹助兴,气氛显得热烈隆重。它虽不同于以往投壶下棋、觥筹交错的游宴之乐,但同样写出了官民同乐和滁州民众对这位贤知州离任的一片深情。
后两句是抒情,诗人把自己矛盾、激动的心情以坦然自若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欧阳修在滁州任职期间,颇有惠政。饯行时当地父老向他所表示的真挚友好的感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两年多的贬谪生活即将过去,这里地僻事简,民俗淳厚,作者特别对以前在滁州琅琊山与众宾客的游宴情景怀念不已;而此时却是离别在即,滁州的山山水水,吏民的热情叙别,使他百感交集。这里“我亦且如常日醉”的“且”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他的内心活动。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这种饯别宴上作为助兴而奏的音乐,是欧阳修平时爱听的曲调。但因离忧婴心,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唐朝张谓写过一首题为《送卢举使河源》的赠别诗:“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这里结句所表达的意思,为欧阳修所化用。“莫教弦管作离声”,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后来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诗“我自只如当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也是从此脱出。
欧阳修这首诗与一般叙写离愁别绪之作所渲染的凄恻之情,有明显的不同,它落笔轻快自然,平易流畅。这与宋初盛行的刻意追求辞藻华丽,内容却显得空虚的“西昆体”诗风形成鲜明对照。由于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中以明快朴实的诗风力矫时弊,因而就成了北宋诗坛的一大名家。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外甥似舅明昌帝,取法宣和尚工伎。李早画马供奉时,画院森森严品第。
冀之北土马所生,早也想见房星精。遂令龙媒出毫素,侧胸注目疑嘶鸣。
纨扇画三骑,郎君峭鞍辔。窄衫绣襮四带巾,靴尖曾踢中州碎。
紫绒军败祁连山,金钿玉轴仍南还。好事空馀扇头马,至今拂拭尘埃间。
李早马图。宋代。郑元祐。 外甥似舅明昌帝,取法宣和尚工伎。李早画马供奉时,画院森森严品第。冀之北土马所生,早也想见房星精。遂令龙媒出毫素,侧胸注目疑嘶鸣。纨扇画三骑,郎君峭鞍辔。窄衫绣襮四带巾,靴尖曾踢中州碎。紫绒军败祁连山,金钿玉轴仍南还。好事空馀扇头马,至今拂拭尘埃间。
荆花竟谁授,解复人心初。如何七尺躯,翻令百行疏。
气聚天始完,流深海不墟。于兹竟莫悟,泣下收吾书。
荆树分阴。明代。吴宣。 荆花竟谁授,解复人心初。如何七尺躯,翻令百行疏。气聚天始完,流深海不墟。于兹竟莫悟,泣下收吾书。
法门长不二,仙洞窈藏真。顾影依池洁,洗心期日新。
云明虚阁午,林霁故山春。幽赏兼良会,清樽酌绿筠。
卢岩上次韵二首 其一。明代。卢宁。 法门长不二,仙洞窈藏真。顾影依池洁,洗心期日新。云明虚阁午,林霁故山春。幽赏兼良会,清樽酌绿筠。
白头僧说唐朝寺,舍利犹存率堵波。师子座空无所住,犀牛扇破竟如何。
灯悬海月慈光近,铎振天风梵呗多。最爱平原好孙子,时来坐石看曼陀。
海昌八咏 其六 安国禅灯。元代。胡奎。 白头僧说唐朝寺,舍利犹存率堵波。师子座空无所住,犀牛扇破竟如何。灯悬海月慈光近,铎振天风梵呗多。最爱平原好孙子,时来坐石看曼陀。
日长消困共枰棋,适兴何须苦用机。舟窄不妨眠对局,暑轻已觉汗沾衣。
身如禅定一榻上,心似游丝千里飞。何似清吟发天籁,精神疏畅肉生肥。
舟中与安道手谈遣日。宋代。汪梦斗。 日长消困共枰棋,适兴何须苦用机。舟窄不妨眠对局,暑轻已觉汗沾衣。身如禅定一榻上,心似游丝千里飞。何似清吟发天籁,精神疏畅肉生肥。
楝花雨里醉逢迎,南国看山又送行。
求侣暗惊春草色,还家愁逐暮江声。
残阳向野闻边笛,远树登楼见海城。
谁念长沙迁谪久,懒从季主问君平。
送林一归山中。明代。林鸿。 楝花雨里醉逢迎,南国看山又送行。求侣暗惊春草色,还家愁逐暮江声。残阳向野闻边笛,远树登楼见海城。谁念长沙迁谪久,懒从季主问君平。
寒意重添设,阳和尽取回。无人吹煖谷,何处想春台。
苦值三阴压,时招六出来。雨丝仍是雪,霜片总非梅。
所叹莺难至,安知蛰跂开。暗风穿薄纸,微火变馀灰。
暮色催严冷,灯花温晕煤。空闻街鼓竞,谁许踏歌陪。
守白生虚室,观玄出道胎。窗前盈紫气,门外任青苔。
十五早半雨半雪及暮阴寒特甚。明代。郭之奇。 寒意重添设,阳和尽取回。无人吹煖谷,何处想春台。苦值三阴压,时招六出来。雨丝仍是雪,霜片总非梅。所叹莺难至,安知蛰跂开。暗风穿薄纸,微火变馀灰。暮色催严冷,灯花温晕煤。空闻街鼓竞,谁许踏歌陪。守白生虚室,观玄出道胎。窗前盈紫气,门外任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