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吴均的《山中杂诗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译文

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鸟儿欢快地向房檐上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轻轻地飘了出来。

注释

山际:山边;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烟:指山里面的雾气。

竹中:竹林丛中。

窥(kuī):从缝隙中看。

檐(yán):房檐。

这句是说山上的房屋地势很高,所以云从窗户里面穿进穿出。

  这首小诗经单纯白描的手法,展现出了一片山村的景象,俨然是一幅绝妙的写生画。用以形成一种特殊的环境,给人以新鲜的感觉,用的就是这种格调。

  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从窗里飘出来。作者的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非常高,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开头两句说,但见阵阵烟雾从山与山的交接处飘来,又见太阳在竹丛后渐渐落下。“来”、“落”两字写出了动态。“见”、“窥”两字用得很恰当:烟来则举目可见;日落则是透过竹子间的空隙所见,所以用“窥”字。“见”和“窥”,都说明在景的背后分明有人,所写之景只是人所见之景,并不是纯客观的描绘。三、四句说,鸟儿向着屋檐上飞翔,白云从窗户里轻轻流出。这两句都使人想到山中屋宇所处地势的高峻。尤其是后一句:云本不可能生于屋内,但因屋宇处于白云缭绕之中,云气从屋后、屋侧飘过,所以看起来就像从窗中飞出。“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写景中已暗示了诗人的山居之乐,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于此可见。

  诗写得十分精炼。四句写出四个各自独立的画面,如同电影镜头的连接那样,合起来使人感到高而深的山中是那么清幽,甚至冷寂。烟、日、鸟、云都在动,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无限的静。由这一片寂静,又使人感到诗人心中是那么清静。他没有一点儿杂念,只是静静地观赏着这一切。如果细细吟味,还可感到三、四句隐隐流露出诗人的几分新奇感。高飞的鸟与屋檐齐高,白云由窗间流出,这种景象在平地上见不到,因而使诗人感到有趣。

  四句是两副对子。前两句“见”、“窥”的主体是诗人,后两句的主体则是“鸟”和“云”。前两句的节奏是二、一、二,后两旬是二、二、一。这样,全诗虽然篇幅短小,内容单纯,却因旬式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至于不显得单调了。

  此诗写作极有章法,动静结合。前两句形成大的环境氛围和背景;后两句点染出具体生动的景物,造成巨细相衬的艺术效果。同时,景物动静结合,构成山居特有的景物环境氛围。诗人又运用景中有人、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来观察写出景物,寄托自己的情志于景物环境之中,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猜你喜欢

内史兰亭晚卜邻,永和风月凛如新。

功名不入闲人梦,诗酒犹关老子身。

檐浅时时闻霣箨,池清一一见潜鳞。

正令未逐飞仙去,要是巢居太古民。

()

洗空诗障天河水,平荡高怀太岳云。今夜江清星月冷,两人无睡话斯文。

()

侵晓邻僧来,馈我佛前粥。其香何清严,腊供今年足。

我因思杭州,不仅有三竺。东城八九寺,寺寺皆修竹。

何年舍家去,慧业改所托。掘笋慈风园,参茶东父屋。

钟鱼四围静,扫地洁如沐。白昼为之长,倦骸为之肃。

供黄梅一枝,朝朝写《圆觉》。

()

知疑奸叟谤,闲与情人话。犹是别时灯,不眠同此夜。

寒灯扬晓焰,重屋惊春雨。应想远行人,路逢泥泞阻。

灯光照虚屋,雨影悬空壁。一向檐下声,远来愁处滴。

楚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赖有残灯喻,相传昏暗中。

雨声乱灯影,明灭在空阶。并枉五言赠,知同万里怀。

()

东汉尚名节,矫枉或过之。吾观晋王祥,其行何足师。

寒冰岂容卧,陟负非其时。不见姜诗妻,诚感天自遗。

惟孝本庸行,夫岂事诡奇。良由心好名,姑作不情为。

不然临深戒,在彼非不知。守身义孰大,出处偏多疵。

扬雄莽大夫,著书拟《论语》。韩偓拒朱温,诗丽若好女。

两人使不仕,美恶何由著。必谓佻达流,名教非所与。

定论及盖棺,品节悬几许。孰为旋风蓬,孰作中流柱。

圣哲固知人,弗由言貌取。奈何后世士,凭文以荐举。

()

浪暖桃花照紫袍,春风两两送轻舠。酒醒画栋珠帘卷,月满清溪夜笛高。

树尚栖鸾思往事,文余吐凤忆鸣皋。雨香云淡无寻处,林下琴书雅自操。

()

看灯节,忆煞去年中。仲虎蹒跚行未稳,季龙娇小语初工。

也解戏鱼龙。

()

蓬山沦没阻东归,看惯年年海水飞。剩有壶公教地缩,更无苌叔与天违。

箖箊落日神猿哭,苜蓿秋风虏马肥。今日秦庭非复昔,休将九顿拜无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