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出自。唐代。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韵译
九月九日眺望那故乡的山川,乡思归心飞越那隐约的风烟。
远在他乡和大伙喝着菊花酒,身隔万里伤心望着雁飞南天。
散译
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远望山河,回归故乡的心思、回归故土的热望,浓得如眼前聚集的风尘。
身在别人的家乡我们一起喝下这菊花酒,我们离家万里,望着大雁飞过的天空,心中有着一样的悲伤。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玄武山:蜀地山名。
积风烟:极言山川阻隔,风烟弥漫。
金花酒:即菊花酒。菊花色黄,称黄花,又称金花。重阳节饮菊花酒,是传统习俗。
鸿雁天:鸿雁飞翔的天空。
参考资料:
1、张长青.中国古典诗词名篇文化鉴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04
2、孙建军.《全唐诗》选注 :线装书局,2002:181
3、任国绪.初唐四杰诗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151
4、杨佐义.每周一唐诗:长春出版社,1993:6
总章二年(669)卢照邻来到益州新都任职。时任沛王府修撰的王勃,因写《斗鸡檄》触怒高宗,被赶出沛王府,于是年六月远游到了西蜀。秋冬之间,卢照邻从益州来到梓州。九月九日重阳节,在蜀地任官的邵大震与王勃、卢照邻三人同游玄武山,互相酬唱,这首诗即为卢照邻当时所作。
参考资料:
1、耿建华著.唐宋诗词精译(诗卷):黄河出版社,1996:9
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在旅途中过重阳,登高远望所见所感,抒发浓浓的思归的情怀。
首句点明题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远望。九月九日重阳节,自古以来就有登高的习俗。游子在外,都难免思乡思归,登高远望时,当然会遥望古乡的山川。这一句非常恰切地写出了游子此时此地的望乡动态。次句由动态转写心情,这种“归心归望”的情怀,不是直抒胸臆抒发出来,而是寄寓在“风烟”中,一个“积”字很有分量,道出了归心归望的程度。风烟有多浓多广,那么诗人的“归心归望”也就有多浓多广。这样表现了诗人的归思归望是浓浓的厚厚的。
最后两句写诗人远在他乡的高山上,和大家一起喝着节日的菊花酒,而这里与故乡身隔万里,只能伤心地望着鸿雁飞向南天。重阳登高喝菊花酒是习俗,饮酒是叙事,而游子此时思归,难免多饮几杯,借以消乡愁,这就是事中寓情;饮酒消乡愁,叙事中寄寓了乡愁之情。“鸿雁天”是写景,是鸿雁南飞之景,而诗人是范阳人,雁南飞而反衬人不能北归,这就是景中含情了。
杨慎举出此诗与王勃《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今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认为两诗雷同。实际上,王诗与此诗正好可以参读。王、卢的《九日》诗,虽然题材相同,构思相似,但是王诗的结句,问得痴情,问得无理而妙,表现诗入对南方生活的厌倦。而卢诗的结句,是以雁南飞反衬人不可北归的乡思.。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但艺术特色不同,非抄袭雷同可比。这两首诗,立意清新,情感真切,构思细密,结构完整,是唐人绝句中的名篇。所谓“王、扬、卢、骆当时体”也。具实卢照邻的诗,以“适意为宗”,“不以繁辞为贵”,题材广泛,深情流丽,雄劲自然,富有奇崛的幻想色彩,无论是在“初唐四杰”中还是在整个害初诗坛,都是十分突出的。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今夕非凡夕,璚楼影尚弥。才经一日隔,未觉半分亏。
再索新篘酒,还赓昨赋诗。举杯邀对酌,真足畅幽期。
十六夜独酌。明代。陶宗仪。 今夕非凡夕,璚楼影尚弥。才经一日隔,未觉半分亏。再索新篘酒,还赓昨赋诗。举杯邀对酌,真足畅幽期。
露稻粘明珰,风茅衮高浪。荒烟暗白道,行行乱蛩响。
日脚午未吐,云头晚犹涨。欣此半日凉,篮舆走清旷。
病客不堪暑,兹行天肯相。蚊虻扫无迹,秋意满千嶂。
稍寻泉石盟,略褫簿书障。鸰原定相念,因风报无恙。
新馆。宋代。范成大。 露稻粘明珰,风茅衮高浪。荒烟暗白道,行行乱蛩响。日脚午未吐,云头晚犹涨。欣此半日凉,篮舆走清旷。病客不堪暑,兹行天肯相。蚊虻扫无迹,秋意满千嶂。稍寻泉石盟,略褫簿书障。鸰原定相念,因风报无恙。
重轩深似谷,列柏镇含烟。境绝苍蝇到,风生白雪前。
弹冠惊迹近,专席感恩偏。霄汉朝来下,油幢路几千。
贞元末东院尝接事今西川武相公于兹三周谬领中宪徘徊厅宇多获文篇夏日即事因寄四韵。唐代。窦群。 重轩深似谷,列柏镇含烟。境绝苍蝇到,风生白雪前。弹冠惊迹近,专席感恩偏。霄汉朝来下,油幢路几千。
岂无城中居,高墙围大屋。
爱此原野间,山静溪水绿。
人家买良田,岁取十千谷。
我耕山下土,所获亦以足。
藜羹佐渊鱼,晨炊买樵木。
客来好风日,浊酒醉篱菊。
主人去微官,归意常欲速。
画图随行李,林囿日在目。
公卿为之赋,佳句满瑶轴。
年来请便郡,旦暮戒童仆。
乘霜归荒径,趁雨添新斸。
应恨公未归,公贫犹待禄。
廉溪。宋代。陈舜俞。 岂无城中居,高墙围大屋。爱此原野间,山静溪水绿。人家买良田,岁取十千谷。我耕山下土,所获亦以足。藜羹佐渊鱼,晨炊买樵木。客来好风日,浊酒醉篱菊。主人去微官,归意常欲速。画图随行李,林囿日在目。公卿为之赋,佳句满瑶轴。年来请便郡,旦暮戒童仆。乘霜归荒径,趁雨添新斸。应恨公未归,公贫犹待禄。
水程阅奔峭,十日厌鸣橹。登高数飞鸿,秋气淡平楚。
地瘠草木瘦,日暮钟磬古。渺兹半壁区,信国昔开府。
志复社稷仇,力屈尺寸土。伤哉朱鸟魂,化作剑龙舞。
萧萧青枫林,黯黯闻杜宇。历劫千载悲,负险一水阻。
石激怒涛飞,如闻响军鼓。
登延平明翠阁。清代。许赓皞。 水程阅奔峭,十日厌鸣橹。登高数飞鸿,秋气淡平楚。地瘠草木瘦,日暮钟磬古。渺兹半壁区,信国昔开府。志复社稷仇,力屈尺寸土。伤哉朱鸟魂,化作剑龙舞。萧萧青枫林,黯黯闻杜宇。历劫千载悲,负险一水阻。石激怒涛飞,如闻响军鼓。
月出不扃溪上门,白头渔父向人言。扁舟自唱濯缨曲,四海共知明主恩。
小饮未尝沽市酒,狂书时复弄茅根。相思也有台官梦,梦见当年住处村。
次韵张侍御叔亨见寄 其一。明代。陈献章。 月出不扃溪上门,白头渔父向人言。扁舟自唱濯缨曲,四海共知明主恩。小饮未尝沽市酒,狂书时复弄茅根。相思也有台官梦,梦见当年住处村。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巴陵别刘处士。唐代。王昌龄。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
江南国士未破前,澄心名纸世已传。
高堂久倾不复见,谁谓此物犹依然。
当时万杵捣云叶,铺出几案滑且坚。
剡溪藤骨不足数,蜀江玉屑谁复怜。
君臣嬉燕盛文采,骈章丽曲斗巧儇。
一朝零落随散地,中原箧笥生光鲜。
君安得此尚百幅,题以大句先群贤。
群贤落笔富精丽,琼琚宝玦相钩联。
嗟予材力岂当敌,虽欲强赋何能妍。
耽独玩物古所戒,崇尚浮藻政岂先。
江南可哀纸可惜,后有观者存吾篇。
奉同原甫赋澄心堂纸。宋代。韩维。 江南国士未破前,澄心名纸世已传。高堂久倾不复见,谁谓此物犹依然。当时万杵捣云叶,铺出几案滑且坚。剡溪藤骨不足数,蜀江玉屑谁复怜。君臣嬉燕盛文采,骈章丽曲斗巧儇。一朝零落随散地,中原箧笥生光鲜。君安得此尚百幅,题以大句先群贤。群贤落笔富精丽,琼琚宝玦相钩联。嗟予材力岂当敌,虽欲强赋何能妍。耽独玩物古所戒,崇尚浮藻政岂先。江南可哀纸可惜,后有观者存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