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

译文

风吹荡汀洲远远望去像天空席卷着如玉雕的浪花,白茫茫一片,水天一线,何等壮阔。

渔翁感到寒冷想要回家去,去发现不记得归路。此时渔翁洒脱的躺在船上,放任船漂流,让它带着自己回去,在有浓厚云层的江面上只隐隐看见一艘小小的渔船。

注释

“钓鱼人”句:柳宗元《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张志和《渔父》:“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本句综合上述二句诗意而成。

  “半梅花半飘柳絮”: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这首词是马致远《寿阳曲》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另两部为《寿阳曲·远浦归帆》《寿阳曲·潇湘雨夜》

  1.这首诗给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答: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

  2.请赏析“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答: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景之杂乱,美丽,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显得十分真实形象。

  3.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寄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和归隐的意愿。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猜你喜欢

爱人间尤物,信花月、与精神。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

风流旧家樊素,记樱桃、名动洛阳春。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

天公不禁自由身。放我醉红裙。想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

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莫要琵琶写恨,与君同是行人。

()

膝下相随五阅秋,意其可以付箕裘。

祗缘老子身无福,致使佳儿命不修。

宿业结来知有自,暑行坏会复奚尤。

灵台一点知何处,痛入肝肠死则休。

()

士生堕尘网,窘若囚飞虫。思牵黄耳不可得,况欲云卧听松风。

何郎可怜人,耻与俗同调。不作穷愁懊恼诗,独抱青山坐长啸。

诛茅结屋傍林塘,石兰露菊秋风香。掉头万事一不顾,仰天白眼倾壶觞。

邈予坐阻窥幽躅,梦到东窗攀绿玉。裁诗寄似堂中人,为楷银钩写高竹。

()

机中刺绣所,窗下朝妆处。未忆神已伤,欲忘悲不去。

()

吴宫花草弄纤柔,西子妆成特地羞。笑我老情难妩媚,爱渠好句尽风流。

香奁诗在人何处,断腕名高事已休。更欲与谁论此恨,遗编读罢一灯留。

()

楼头纤月澹凝晖,影傍钟山映翠微。独抚青萍时自笑,可堪黄叶向人飞。

尘途去住迹难系,物理乘除愿未违。薄宦几回思旧隐,乡心能不念鲈肥。

()

嬴女凤皇楼,汉姬柏梁殿。讵胜仙将死,音容犹可见。

我有一心人,同乡不异县。异县不成隔,同乡更脉脉。

脉脉如牛女,何由寄一语。

()

一自文皇破虏还,蓟门天险压秦关。候骑不窥云中郡,屯田直至纥干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