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却道天凉好个秋。出自。宋代。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丑奴儿:词牌名。
博山:在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因状如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少年:指年轻的时候。不识:不懂,不知道什么是。
“为赋”句: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表达的意思可以分为两种:1.男女之间难于启齿的感情。2.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
休:停止。
参考资料:
1、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356
2、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7-208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公元1181年至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陈允吉 胡中行.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572-1573
2、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7-208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
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习气。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滋味”。“而今”二字,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只能“却道天凉好个秋”了。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胜概殊江右,佳名逼渭川。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
客鬓行如此,沧波坐渺然。此中真得地,漂荡钓鱼船。
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唐代。李商隐。 胜概殊江右,佳名逼渭川。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客鬓行如此,沧波坐渺然。此中真得地,漂荡钓鱼船。
枕流亭下青山近,过雨岚光照碧窗。宇宙黄尘清气少,江湖秋水白鸥双。
山中有客如孙楚,床下何人拜老庞。犹喜山田多种秫,西成看酿酒盈缸。
次金中孚韵寄陈一山鍊师六首 其三。明代。童冀。 枕流亭下青山近,过雨岚光照碧窗。宇宙黄尘清气少,江湖秋水白鸥双。山中有客如孙楚,床下何人拜老庞。犹喜山田多种秫,西成看酿酒盈缸。
结屋田间古径西,洞天深处路还迷。三春涧草堪娱鹿,五夜篝灯解听鸡。
投辖敢云河朔饮,登坛重见浣花溪。不妨暇日频临眺,剩有青钱挂杖藜。
夏日次答韦纯显草堂小集。明代。黎绍诜。 结屋田间古径西,洞天深处路还迷。三春涧草堪娱鹿,五夜篝灯解听鸡。投辖敢云河朔饮,登坛重见浣花溪。不妨暇日频临眺,剩有青钱挂杖藜。
烱烱晨星稀复稀,明月满天垂紫薇。灵瑟风生帝女至,金茎露冷仙人归。
汉庭朱雁去已远,昆池碧鸡竟谁依。仰天长啸好自去,十年吾负山中衣。
秋夜吟。明代。宗臣。 烱烱晨星稀复稀,明月满天垂紫薇。灵瑟风生帝女至,金茎露冷仙人归。汉庭朱雁去已远,昆池碧鸡竟谁依。仰天长啸好自去,十年吾负山中衣。
夜泊临荒戍,寒江静不流。星光多在水,月色半依楼。
鼓角催残梦,山河动远愁。干戈何日定,一岁又深秋。
夜泊。清代。郑国藩。 夜泊临荒戍,寒江静不流。星光多在水,月色半依楼。鼓角催残梦,山河动远愁。干戈何日定,一岁又深秋。
算舟吏散了无事,与客意行初不谋。饱看云涛舞空阔,欣逢泉石媚深幽。
西汉未试补天手,上界那知鞭凤游。剪烛他年忆真赏,莫嗟身世尚沉浮。
与吴昌国同游灵水院二首 其一。宋代。朱松。 算舟吏散了无事,与客意行初不谋。饱看云涛舞空阔,欣逢泉石媚深幽。西汉未试补天手,上界那知鞭凤游。剪烛他年忆真赏,莫嗟身世尚沉浮。
仙馆红尘外,龙头得借看。开函云气湿,近席雨声寒。
碧血凝螺黛,香涎逼麝檀。牙签认题字,犹是建隆刓。
南城咏古十六首 其十 龙头观。元代。乃贤。 仙馆红尘外,龙头得借看。开函云气湿,近席雨声寒。碧血凝螺黛,香涎逼麝檀。牙签认题字,犹是建隆刓。
少陵晚崎岖,托命在黄独。天随自寂寞,疗饥惟杞菊。
古来沦放人,馀馨被草木。我客汉东城,邻曲见未熟。
不应恼鹅鸭,更忍累口腹。过从首三张,伯仲肩二陆。
赪肤分子姜,云茁馈萌竹。冥搜到百合,真使当重肉。
软温甚蹲鸱,莹净岂鸿鹄。食之傥有助,盖昔先所服。
诗肠贮微润,茗椀争馀馥。果堪止泪无,欲从望乡目。
百合。宋代。王右丞。 少陵晚崎岖,托命在黄独。天随自寂寞,疗饥惟杞菊。古来沦放人,馀馨被草木。我客汉东城,邻曲见未熟。不应恼鹅鸭,更忍累口腹。过从首三张,伯仲肩二陆。赪肤分子姜,云茁馈萌竹。冥搜到百合,真使当重肉。软温甚蹲鸱,莹净岂鸿鹄。食之傥有助,盖昔先所服。诗肠贮微润,茗椀争馀馥。果堪止泪无,欲从望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