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谢朓的《游东田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

译文

戚然无欢,邀友一同游乐。

登上云雾笼罩中的高高楼榭,顺着山势眺望远处的菌形台阁。

远处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烟霭迷离的景象。

游鱼嬉戏,触动水中新荷;飞鸟辞树,枝上余花散落。

春酒虽美,还是停杯对景,眺望青山。

注释

东田:南朝太子萧长懋在钟山(今南京紫金山)下所建的楼馆。

戚戚(qī):忧愁的样子。

悰(cóng):快乐。

行乐:游玩。

寻云:追寻云霞的踪迹,指登高。

陟(zhì):登,上。《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

累榭(xiè):重重叠叠的楼阁。榭,台上有屋叫榭。

随山:顺着山势。

菌阁:华美的楼阁。王褒《九怀》有句:“菌阁兮蕙楼”,用菌、蕙等香草来形容楼阁的华美。

暧(ài):昏暗,不明晰。

阡阡(qiān):同“芊芊”,茂盛的样子。

生烟:指新生之烟。谢灵运《撰征赋》:“睹生烟而知墟。”

漠漠:弥漫,散布。

荷:荷花。

余花:残余的花朵。

不对:不面对着,这里指不饮酒。

芳春酒:芳香的春酒,这里指美酒。

青山郭:靠近青山的城郭。郭,外城。

参考资料:

1、范能船,朱晓松.《游览诗一百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12

2、张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2

3、彭振刚.《钟山风韵》.南京:南京出版社,1996:11-12

4、林之亭,朱梅福.《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导读》.合肥:黄山书社,2010:222

5、曹鼎.《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齐梁体诗传(中)》.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32

6、郑春山,李学文.《千古绝唱:中国古典文学赏析·卷二》.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1341

7、吴功正.《山水诗注析》.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33

8、周期政.《古诗英华解读》.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196

游东田 创作背景

  东田是建康(今南京市)有名的游览胜地,齐武帝的文惠太子非常喜爱东田的景色,特在此设立楼馆,并经常到这一带游幸。楼馆的华丽,甚至超过台城的上宫。谢脁在建康时。因有庄在钟山,所以也经常到东田去游览,《游东田》就是一首记游之作。

参考资料:

1、贺新辉.《古诗鉴赏辞典·中卷》.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955

  诗的第一、二句说自己心中不乐(悰,乐),故与朋友携手来游东田。次二句写登上耸入云霄的层层台榭,随山势望去,只见楼阁华美无比(菌阁)。接着四句继续描写远近景色,远处树木苍翠茂密,山间烟霭缭绕弥漫,“阡阡”、“漠漠”两个叠音词将树木的葱茏和云烟的氤氲表现得非常生动。接着,诗人目光稍稍收回,只见水面上荷叶颤动,于是推想一定有游鱼在水下嬉戏,又见栖息着的鸟雀一飞而散,留在枝条上的残花纷纷飘落下来。诗人在“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二句中将鱼、荷、鸟、花结合起来写。由荷动可推知鱼戏,此以实写虚也;“鸟散”是瞬间的景象,稍纵即逝,而“余花落”相对和缓些,诗人用“余花落”这一细致的动态描写来表现飞鸟散去后由动人静的一瞬间,显得余韵悠悠,体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境。“新荷”、“余花”也点出了时节正是初夏。诗的最后两句写不去饮酒取乐,而是凝神眺望城郭边的青山,诗人陶醉于自然景色中流连忘返的形象跃然纸上,诗开始时的苦闷至此已荡然无存了。

  全诗写景既有全景式的概括描写,显得视野开阔;又有局部细腻的生动刻画,精警工丽,富有思致。这样写景避免了冗长的铺排,同谢灵运的某些写景铺排过多相比有了进步,显得流丽清新。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猜你喜欢

闲踪问园馆,晴色满江郊。

织浪回廊侧,楼烟秃柳梢。

杖寻晞发石,亭欠盖头茅。

清景摹乘兴,含毫浴砚坳。

()

九州地脉阻昆仑,裨海环瀛水作门。圆峤方壶虽妄语,分明世外此桃源。

()

岧峣华清宫,下有温泉水。

绣领络千门,玉莲喷九蕊。

第一名御汤,第二沐妃子。

从上傍诸生,最下列卫士。

淙淙三十六,枝分或栉比。

每年十月初,仙杖常依此。

楼头羯鼓停,殿上霓裳委。

尘垢三百年,行人与闾里。

忽惊郴岭下,和暖雅相似。

祇是远长安,不当人眼底。

皇天宅万物,得地即为美。

幸免与兴亡,往来常止止。

()

中州尊斧钺,南海事卑栖。不作贾生赋,空行苏子堤。

鬓毛偏不改,心迹迥难齐。为问平津阁,何时诏紫坭。

()

丹穴来凤皇,彩羽辉朝阳。

绿竹清溪边,激扬鸣宫商。

嗈嗈凤皇曲,清风轻度竹。

明时自歌舞,款步踏寒玉。

啾啁雀声喧,去觅梧桐宿。

()

画船容与到桥还,举袂依然洛酒斑。湖上晓光涵潩水,坐中晴色见嵩山。

心缘念别如多事,身为移居似不闲。叠石石淙虽两处,福昌阳翟正中间。

()

芍药初红,樱挑乍熟,楚天一笑相亲。琴歌酒颂,酬答动兼旬。

忽向津亭解缆,离筵畔、檀板频频。梅风过,夕阳烟雨,中有未归春。

年来憎蚤虱,流传赋笔,多少伤神。叹骅骝老大,騕袅清新。

何事悲沉怫郁,探佳丽、与拂诗尘。西湖畔,冰荷仙桂,留待苦吟人。

()

四顾水天平,扁舟竟日撑。孤村聊可舣,薄暮不成行。

云重鱼龙起,风高波浪惊。无心就衾枕,坐看月华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