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

译文

一夜霜冻过后,菊花凋残,荷花枯萎,而新橘和绿叶相映衬,光亮照眼,竹篱茅舍掩映在青黄相间的橘林之间。

刚刚剥开橘子,芳香的水雾喷洒出来让人惊喜不已;带着几分胆怯楞尝新橘,甜中带酸的汁水在齿颊间如清泉流过,使人格外欣喜。江南女子的手剥橘后三日还有香味。

注释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平仄两体,双调,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

一夜霜:橘经霜之后,颜色开始变黄而味道也更美。白居易《拣贡橘书情》:“琼浆气味得霜成。”

新苞:指新橘。

青黄:指橘子,橘子成熟时,果皮由青色逐渐变成金黄色。屈原《橘颂》“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香雾”二句:宋韩彦直《橘录》卷上《真柑》:“真柑在品类中最贵可珍······始霜之旦,园丁采以献,风味照座,擘之则香雾噀人。”噀(xùn),喷。半破,指刚刚剥开橘皮。清泉,喻橘汁。

吴姬:吴地美女。

参考资料:

1、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756-758

2、肖笃宋.唐宋词三百首:湖南少儿出版社,2006:128

浣溪沙·咏橘 创作背景

  这首《浣溪沙》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作者品尝香橘有感而作此词。

参考资料:

1、0朱靖华.苏轼词新释辑评:中国书店,2007:756-758

  咏物诗词,义兼比兴,讲求气象,自然容易受到好评。唐宋诗人,遵循《诗经》以来的“美”、“刺”原则,每借物寓意,有所寄讽,并以此为咏物“正宗”,而直写物象的纯粹的咏物之作,似乎已落入第二义了。其实,“纯用赋体,描写确肖”的咏物诗词,只要在选材炼意、琢句谋篇方面技巧娴熟,精美工致,也不失为佳构。

  苏轼是咏物能手,他的诗词中既有托讽深远的名篇,也有刻画精工的妙制,像这首咏橘词,可谓“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巧言切状,体物细微,虽无深刻的思想内容,却饱有余味。

  “菊暗荷枯一夜霜”,先布置环境。咏物词,特别是咏小物的词,往往由于题材狭窄,难以展开,低手为之,易成枯窘。东坡才大,先在题前落笔,下文便有余地抒发。唐人皮日休《石榴歌》首句“蝉噪秋枝槐叶黄”,同此手段。“菊暗荷枯”四字,是东坡《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概括。“一夜霜”,经霜之后,橘始变黄而味愈美。晋王羲之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易多得。”又白居易《拣贡橘书情》诗:“琼浆气味得霜成。”皆可参证。“新苞”句,轻轻点出题目。橘有皮包裹,故称新苞。又因橘树常绿,凌寒不凋。《楚辞·橘颂》:“绿叶素荣,纷其可嘉兮。”沈约《橘》诗:“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东坡用“新苞绿叶”四字,描写自然,再以“照林光”描绘之,可谓得橘之神了。“竹篱茅舍出青黄”,好在一“出”字。竹篱茅舍,掩映于青黄相间的橘林之中,可见橘树生长之盛,人家环境之美,一年好景,正当此时。上片三句,纯是赋体,不杂一点抒情成分,然词人对橘的喜爱之情自见于字里行间。

  过片二句,写尝橘的情状。擘开橘皮,芳香的油腺如雾般喷溅;初尝新橘,汁水在齿舌间如泉般流淌。“香雾”、“清泉”之喻,大概是东坡颇为得意的,他的《食柑》诗也有“清泉簌簌先流齿,香雾霏霏欲噀人”之句,后来南宋诗人曾几更把它压缩为“流泉喷雾真宜酒”(《曾宏甫分饷洞庭柑》)一语了。此词中“惊”、“怯”二字,活画出女子尝橘时的娇态。惊,是惊于橘皮迸裂时香雾溅人,怯,是怯于橘汁的凉冷和酸味。末句点出“吴姬”,实际也点明新橘的产地。吴中产橘,尤以太湖中东西两洞庭山所产者为最著,洞庭橘在唐宋时为贡物。词中谓“三日手犹香”,着意夸张。以此作结,余音不绝,亦自有“三日绕梁”之妙。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侵晨携斗酒,流眺城南隅。碧波带长麓,寒光清有余。

群鸦一以噪,累累多丘墟。念彼地下人,生前良我徒。

杨子雕龙手,周生野鹤如。飘飘两词客,长伴孙太初。

流行随大化,一去无贤愚。寥寥四五子,后死尔与余。

感此一相酹,沈吟立斯须。

()

三十年间更一世,其间堪笑复堪愁。

天生天杀何尝尽,人是人非殊未休。

善偶鸳鸯头早白,能啼杜宇血先流。

须知却被才为害,及至无才又却忧。

()

花开花落一年中。惜残红,怨东风。恼煞纷纷如雪扑帘栊。

坐对飞花花事了,春又去,太匆匆。

惜花有恨与谁同。晓妆慵。忒愁侬。燕子来时红雨已濛濛。

尽有春愁衔不去,无端底,是游蜂。

()

传得仙家不老方,酿成春色瓮头香。

一樽聊尔资杯酌,争似相携入醉乡。

()

摇桨曙江流,江清山复重。心惬赏未足,川迥失前峰。

凌滩出极浦,旷若天池通。君阳青嵯峨,开拆混元中。

九潭鱼龙窟,仙成羽人宫。阴奥潜鬼物,精光动烟空。

玄猿啼深茏,白鸟戏葱蒙。飞湍鸣金石,激溜鼓雷风。

雨濯万木鲜,霞照千山浓。草闲长馀绿,花静落幽红。

渚烟见晨钓,山月闻夜舂。覆溪窈窕波,涵石淘溶溶。

丹丘忽聚散,素壁相奔冲。白日破昏霭,灵山出其东。

势排昊苍上,气压吴越雄。回头望云卿,此恨发吾衷。

昔日萧邵游,四人才成童。属词慕孔门,入仕希上公。

纬卿陷非罪,折我昆吾锋。茂挺独先觉,拔身渡京虹。

斯人谢明代,百代坠鹓鸿。世故坠横流,与君哀路穷。

相顾无死节,蒙恩逐殊封。天波洗其瑕,朱衣备朝容。

一别凡十年,岂期复相从。馀生得携手,遗此两孱翁。

群迁失莺羽,后凋惜长松。衰旅难重别,凄凄满心胸。

遇胜悲独游,贪奇怅孤逢。禽尚彼何人,胡为束樊笼。

吾师度门教,投弁蹑遐踪。

()

努力起周程,将观圣道明。非年此人死,在世耻予生。

积善仍无后,潜光未有名。安从叩冥漠,空复泪纵横。

()

谢家传玉树,倾盖即依然。谏草犹存笥,琴尊半在船。

莲花分幕静,杨柳挂帆偏。若是过牛渚,长歌夜月前。

()

沟中老弱转流尸,夫不容妻母弃儿。

常得民愚犹是幸,不然死等更何为。

布衣空有蒿莱泪,肉食方多妾马思。

君也天心省民数,未加死所又何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