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秋,吴山夜。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寒雁来,芙蓉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

译文

钱塘江边,吴山脚下,正值清秋之夜。离愁随江奔涌去,别恨似吴山重重叠叠。北雁南来,荷花凋谢。清冷的秋雨,灯盏的青光,更增添了书斋的凄凉、寂寞,怕离别却又这么早就离别。今晚且图一醉,既然明朝终将离去,还是忍耐一些。

注释

浙江:即钱塘江。为兰溪与新安江在建德会合后经杭州入海的一段。因为通海,秋天多潮,以壮观著称。

吴山:山名,也叫胥山,在今杭州市钱塘江北岸。

寒雁:秋分后从塞北飞到南方来过冬的大雁。

青灯:即油灯。因发光微青,故名。

宁奈:忍耐。些些:即一些儿。后一个“些”字读sā,语尾助词。

  姚燧这首小令,是一首离别之作。周德清将它选入《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题作“别友”。可见,当时就已脍炙人口。

  此曲大半篇幅极写愁恨,雅致精丽,最后三句忽然纵笔作旷达语收束,正显出旷达放逸之本色,此是元代曲家与前代词人不同之处。

姚燧

元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猜你喜欢

龙飞六载开新朔,半百浮生又见春。家在青山常有梦,身婴紫绶漫随人。

莺知节候迁乔早,梅濯冰霜著意新。最是旧京风物好,可容追赏共芳辰。

()

三任来得禄,兹行亦是缘。

地宜惟有鹤,清职但看船。

浙水通清海,吴门隔远烟。

别离春欲半,草色正芊芊。

()

侍郎忧国最贤劳,太尉西州第一豪。

家庙比来闻泽厚,公孙今果见才高。

明时尚使龙蛇蛰,壮志空传虎豹韬。

莫厌皖山穷绝处,不妨云水助风骚。

()

朝草百幅笺,暮草千函书。

贵人肯首耳,一言蹑云衢。

但见人因子,不见子亦如。

梁间啸者谁,知是鬼揶揄。

()

内容未显名先显,事可伤悲。坏道根基。失了元初更怨谁。寻思懵懂胜伶俐,做个憨痴。无作无为。缀甚闲词写甚诗。

()

粉香吹暖透单衣。金泥双凤飞。间来花下立多时。春风酒醒迟。
桃叶曲,柳枝词。芳心空自知。湘皋月冷佩声微。雁归人不归。

()

东北风声急,西南日景斜。断云方散锦,飞雪忽成花。

见落初犹少,量深久渐加。远天明映玉,晴地湿团沙。

浩荡随阴气,须臾变水华。清辉迷粉蝶,寒色带昏鸦。

又是流年暮,同居沧海涯。寂寥求自遣,小咏寄诗家。

()

王都观阙两巍巍,远道观光亦已稀。

当念功名方发轫,可辞尘士暂侵衣。

春风咫尺君得意,晚岁伶仃我欲归。

傥过南山语理弟,尺书因冷倦重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