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秋,吴山夜。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寒雁来,芙蓉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出自。元代。姚燧。的。普天乐·浙江秋。 浙江秋,吴山夜。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寒雁来,芙蓉谢。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
钱塘江边,吴山脚下,正值清秋之夜。离愁随江奔涌去,别恨似吴山重重叠叠。北雁南来,荷花凋谢。清冷的秋雨,灯盏的青光,更增添了书斋的凄凉、寂寞,怕离别却又这么早就离别。今晚且图一醉,既然明朝终将离去,还是忍耐一些。
浙江:即钱塘江。为兰溪与新安江在建德会合后经杭州入海的一段。因为通海,秋天多潮,以壮观著称。
吴山:山名,也叫胥山,在今杭州市钱塘江北岸。
寒雁:秋分后从塞北飞到南方来过冬的大雁。
青灯:即油灯。因发光微青,故名。
宁奈:忍耐。些些:即一些儿。后一个“些”字读sā,语尾助词。
姚燧这首小令,是一首离别之作。周德清将它选入《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题作“别友”。可见,当时就已脍炙人口。
此曲大半篇幅极写愁恨,雅致精丽,最后三句忽然纵笔作旷达语收束,正显出旷达放逸之本色,此是元代曲家与前代词人不同之处。
香国谁为第一流,得时开向百花头。太原公子翩翩影,雪夜只应著裼裘。
梅花 其二 白梅。清代。徐搢珊。 香国谁为第一流,得时开向百花头。太原公子翩翩影,雪夜只应著裼裘。
山寺方同祭祀斋,忽惊茧纸一诗开。从今傥使亲馀论,愿戒应门许数来。
次韵刘寺簿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山寺方同祭祀斋,忽惊茧纸一诗开。从今傥使亲馀论,愿戒应门许数来。
开元年中关辅旱,灵岳神祠祷几遍。少监冯生能画龙,明皂命试新池殿。
落笔婉蜒势未已,素鬣冰鳞湿如洗。池波汹涌雷电惊,云气之门白龙起。
吾观冯岂作霖人,画龙能雨疑有神。深山大泽多窟穴,不应杳眇不似真。
澄江接海连空白,泓深当是神龙宅。螭虬狡狯非其伦,河伯江妃敢驱役。
霜锁烟关昼不开,时倾膏雨苏民灾。一炉香火动诚意,风马云车天际来。
吾闻泽国多水患,淮甸地乾多苦旱。愿均神力遍四方,无令水旱常相半。
白龙洞。宋代。袁默。 开元年中关辅旱,灵岳神祠祷几遍。少监冯生能画龙,明皂命试新池殿。落笔婉蜒势未已,素鬣冰鳞湿如洗。池波汹涌雷电惊,云气之门白龙起。吾观冯岂作霖人,画龙能雨疑有神。深山大泽多窟穴,不应杳眇不似真。澄江接海连空白,泓深当是神龙宅。螭虬狡狯非其伦,河伯江妃敢驱役。霜锁烟关昼不开,时倾膏雨苏民灾。一炉香火动诚意,风马云车天际来。吾闻泽国多水患,淮甸地乾多苦旱。愿均神力遍四方,无令水旱常相半。
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九流宗韵海,七字揖文江。
借赏云归堞,留欢月在窗。不知名教乐,千载与谁双。
奉和颜使君真卿修《韵海》毕,州中重宴。唐代。皎然。 世学高南郡,身封盛鲁邦。九流宗韵海,七字揖文江。借赏云归堞,留欢月在窗。不知名教乐,千载与谁双。
抛世业,蹈玄机。
阿爷无藉赖,女子更顽皮。
情知未若贫而乐,特故沿街卖笊篱。
灵照女赞。宋代。释可湘。 抛世业,蹈玄机。阿爷无藉赖,女子更顽皮。情知未若贫而乐,特故沿街卖笊篱。
故乡几千里,望远临高楼。徘徊将何见,苍然江汉秋。
楚山远无极,楚水天际流。微茫大岘影,窈窕鹦鹉洲。
芳草将欲歇,寒皋色正愁。驰晖无缓景,久客生百忧。
滔滔长江水,迢迢东海头。
感怀。清代。李长霞。 故乡几千里,望远临高楼。徘徊将何见,苍然江汉秋。楚山远无极,楚水天际流。微茫大岘影,窈窕鹦鹉洲。芳草将欲歇,寒皋色正愁。驰晖无缓景,久客生百忧。滔滔长江水,迢迢东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