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春夜酣睡天亮了也不知道,醒来只听到到处有鸟儿啼叫。

想起昨夜里风声紧雨声潇潇,花儿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注释

⑴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晓:早晨,天明,天刚亮的时候。

⑵闻:听见。啼鸟:鸟啼,鸟的啼叫声。

⑶“夜来”句:一作“欲知昨夜风”。

⑷“花落”句:一作“花落无多少”。知多少:不知有多少。知:不知,表示推想。

春晓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春晓》这首小诗,初读似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

  自然而无韵致,则流于浅薄;若无起伏,便失之平直。《春晓》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起伏跌宕,所以诗味醇永。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张戒《岁寒堂诗话》引)写情,诗人选取了清晨睡起时刹那间的感情片段进行描写。这片段,正是诗人思想活动的启始阶段、萌芽阶段,是能够让人想象他感情发展的最富于生发性的顷刻。诗人抓住了这一刹那,却又并不铺展开去,他只是向读者透露出他的心迹,把读者引向他感情的轨道,就撒手不管了,剩下的,该由读者沿着诗人思维的方向去丰富和补充了。写景,他又只选取了春天的一个侧面。春天,有迷人的色彩,有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是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那处处啼鸟,那潇潇风雨。鸟声婉转,悦耳动听,是美的。加上“处处”二字,啁啾起落,远近应和,就更使人有置身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春风春雨,纷纷洒洒,但在静谧的春夜,这沙沙声响却也让人想见那如烟似梦般的凄迷意境,和微雨后的众卉新姿。这些都只是诗人在室内的耳闻,然而这阵阵春声却逗露了无边春色,把读者引向了广阔的大自然,使读者自己去想象、去体味那莺啭花香的烂熳春光,这是用春声来渲染户外春意闹的美好景象。这些景物是活泼跳跃的,生机勃勃的。它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展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温暖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处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跃、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变化,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

蚁穴诚可畏,涓涓者江河。君子守其端,迁次皆优嘉。

病事日以寻,药物日以加。八埏风气殊,节候隙中过。

草木何足珍,针炙何足多。奇方不可试,无已则中和。

()

岁穷无柰得閒何,扶著孤筇尽著歌。步到桥头霜有迹,无人应是鹿来过。

()

上危梯尽,尽画合迥,昼帘垂。曲水飘香,小园莺唤春归。舞袖弓弯,正满城、烟草凄迷。结伴踏青,趁蝴蝶双飞。
赏心欢计,从别后、无意到西池。自检罗囊,要寻红叶留诗。懒约无凭,莺花都不知。怕人问,强开怀、细酌酴醿。

()

我闻昔有海上翁,须眉皎白尘土中。葫芦盛药行如风,

病者与药皆惺憁.药王药上亲兄弟,救人急于己诸体。

玉毫调御偏赞扬,金轮释梵咸归礼。贤守运心亦相似,

不吝亲亲拘子子。曾闻古德有深言,由来大士皆如此。

()

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衰柳啼鸦,惊风驱雁,动人一片秋声。倦途休驾,淡烟里、微茫见星。尘埃憔悴,生怕黄昏,离思牵萦。

华堂旧日逢迎。花艳参差,香雾飘零。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眼波传意,恨密约、匆匆未成。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

()

高士昔遗世,筑室苍崖阴。朝真石坛峻,炼药古井深。

结交五柳翁,屡赏无弦琴。相携白莲渚,一笑倾夙心。

晚岁更市朝,故山锁云岑。柴车竟不返,鸾鹤空遗音。

我来千载馀,旧事不可寻。四顾但绝壁,苦竹寒萧椮。

()

我行空碛,见沙之磷磷,与草之幂幂,半没胡儿磨剑石。

当时洗剑血成川,至今草与沙皆赤。我因扣石问以言,

水流呜咽幽草根,君宁独不怪阴磷?吹火荧荧又为碧,

有鸟自称蜀帝魂。南人伐竹湘山下,交根接叶满泪痕。

请君先问湘江水,然我此恨乃可论。秦亡汉绝三十国,

关山战死知何极。风飘雨洒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

为之弹剑作哀吟,风沙四起云沈沈。满营战马嘶欲尽,

毕昴不见胡天阴。东征曾吊长平苦,往往晴明独风雨。

年移代去感精魂,空山月暗闻鼙鼓。秦坑赵卒四十万,

未若格斗伤戎虏。圣君破胡为六州,六州又尽为胡丘。

韩公三城断胡路,汉甲百万屯边秋。乃分司空授朔土,

拥以玉节临诸侯,汉为一雪万世仇。我今抽刀勒剑石,

告尔万世为唐休。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

殇为魂兮,可以归还故乡些;沙场地无人兮,

尔独不可以久留。

()

南山南面五千仞,瀑步飞来自山顶。

真人言我昔曾登,争奈今生都不省。

华山北面始披图,万壑千峰一一殊。

长记真人言向我,曾登山顶看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