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 也不愿苟全性命。

出处 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 瓦全。”

元景安是南北朝时期北朝人,本属北魏皇室的后裔,后在东 魏、北齐为官。北魏孝武帝元修本是权臣高欢拥立的皇帝,但是 他后来想依靠盘踞关陇一带的宇文泰消灭高欢,计划失败后逃奔 长安。从此北魏开始分裂为东魏、西魏。公元534年,高欢在洛阳 另立孝静帝元善见,即为东魏。公元535年,宇文泰杀掉孝武帝, 另立文帝元宝炬,是为西魏。东魏和西魏实际分别被高欢、宇文 泰控制。高欢死后,儿子高洋代替他控制东魏大权。后来,高洋 不甘心只当个丞相,就在公元550年废掉了元善见,自立为帝,这 就是北齐。

北齐建立后,高洋逐步消除北魏、东魏皇室元氏宗族中的异 己,以至于当时元氏宗族惶恐不安。元景安从小就性格沉稳,做 事干练、有谋略,而且善于搞好人际关系。元景安看到家族的这 种情况,就建议将元姓改为高姓,以躲避灾祸,保存家族。但是 堂兄元景皓坚决不同意, 他说:“岂能抛弃自己的 祖宗,而跟着别人姓?大 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 也不做陶器得保全。”元景 安把他的这番话告诉了高 洋,高洋就将元景皓抓起 来杀掉,把他的家人流放 到了彭城。作为奖励,高 洋赏赐元景安姓高。

近义 宁死不屈

反义 委曲求全

例句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无 耻苟活,生不如死。

典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