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怀疑而烦闷不解谓之 “纳闷”。

“闷”,本义为心烦。《说文·心部》: “闷,懣 ( mèn) 也。”“懣,烦也。”段注: “烦者,热头痛也。引申之,凡心闷皆为烦。”心烦,故闷闷不乐。

心烦、抑郁为 “闷闷”,表示一种情状; 然 “闷闷”还表示一种愚昧、浑噩的样态。

《老子·二十章》: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昭昭”与 “察察”对举为文, “昏昏”与 “闷闷”对举为文,“察察”犹 “昭昭”,“闷闷”犹 “昏昏”。意谓众人皆清醒明白,而我独昏昧愚钝。

“闷闷”由愚昧无知引申为 “纳闷”。 “纳”, 《说文·糸 ( mì)部》段注: “古多假纳为内字,内者,入也。”“纳”为接受、进入。心中受、入的是 “愚昧”、“无知”( 闷闷) ,故说成 “纳闷”。心里接纳 ( 进入) 的是无知、愚昧,当然就是不明白而会感到奇怪了。

典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