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上街购物叫 “买东西”,明思陵就曾问过他的文学侍从:“为什么说是买 ‘东西’,而不说成买 ‘南北’呢?”有个叫周延儒的随从回答道: “南方为火,北方为水,傍晚时敲人家的门户去求水、火,没有人会给的,那是不需等待交易的; 只有说 ‘东’( 木) 、‘西’( 金) 才是可以买卖、交易的; 水、火不能装、提、买卖,而 金、木则可。所以说是 ‘买东西’,而不说是 ‘买南北’。”

周延儒从 “五行”的角度回答了问题,但这是一时的便捷之对,未免确凿,然可备一说 ( 见唐·杜嗣先 《兔园册》) 。

乾隆皇帝巡视江南到达通州时,曾用 “南北”一语出过一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此联巧而难,一时无人可对。几天后,有个小随从看到街上有很多当铺,一时激起了灵感,对出了下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这确实是极为精巧的工对。乾隆皇帝高兴极了,赞赏之余,使小随从官升了三级。

现在民间有些人把上街购物说成是 “买欢”,尤其是年轻人喜欢这样说。买 “欢”很好理解,买到价廉物美而称心的物品,自然心中欢喜、高兴,所以说是 “买欢”。当然,大多数人还是说买 “东西”。古时街道东、西为市,人们购物只有到东街或西街去,买 “东西”之说也许语出于此吧。后世 “东西”泛指一切物件,如指人,则带有贬义 ( 如: 他那人是个什么东西) 。

典故 猜你喜欢